2022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 趋势:竞逐一体化,头部厂商有望保持领先 未来增量市场在于动力电池储能,侧重成本。下游需求高增,我们预计 2025 年锂电池装机量有望超 1800Gw。划分市场结构看,消费类电池对负极性能要 求高,价格敏感性低,单吨盈利水平高。储能领域对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较低, 价格敏感性高。动力则同时关注技术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负极材料成为关 键,因此要求负极厂商技术成本均有要求。 近年来头部几家份额保持稳定,从行业二三线中快速成长的中科电气以成本优 势胜出。我们认为从 23 年开始,尽管新进入者已不可避免,但由于头部企业 在 22 年底均已卡位完成一体化布局,凭借规模化优势绑定优质客户中高端 负极工艺积累将与新进入者有望维持相对优势。 负极企业盈利受成本波动影响较小。尽管 2016-2020 年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 大,如石墨化、针状焦及石油焦的价格,但从历史看,负极厂商的单吨毛利、 毛利率水平变动幅度均不大,主要由于负极的差异化特性以及成本端非透明性。 产品端竞争:人造石墨性能提升—硅负极、硬碳等下代负极 负极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各家负极厂商产品均价有所差异,高端人造石墨可 达 8 万元/吨,低端人造石墨在 3 万元/吨左右。差异性主要是由于产品定位不 同,既区分出中高端产品的差别,也满足下游厂商应用在不同场景电池的要求, 同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使得下游客户的验证周期较长。 工序的拓展Know-how 为提升产品力关键。负极差异性主要是制备工艺有所 差异。造粒与石墨化是主体工艺,不同产品在制备时需要在负极的倍率性能、 循环寿命、首次效率与压实密度等维度权衡取舍。随着下游对负极性能要求的 提高,需要厂商提供更多的工序以优化核心参数,如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等。 由于负极非标性,产品导入渐进。2018 年尚太首次对外销售以 ST-1 为主,是 低端产品,2019 年开始引入 ST-14 和 ST-12 中端产品,放量节奏较为平缓, 从行业均价来看,尚太科技均价 2019-2020 年降幅小幅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 但均价变动幅度不大,高端化负极进程较为缓慢。 成本端竞争:石墨化自供率差异—石墨化工艺差异原材料、规模化差异 头部一体化布局加速,二线成本优势大幅缩小。2021 年以前,头部企业如贝特 瑞、璞泰来、杉杉本身客户产品结构优质,盈利水平较高,虽然对石墨化产 能布局较早,但一体化进程推进相对较慢,整体石墨化自供率不高。到 2022 年底,头部负极厂商一体化投产后,石墨化自供率大幅提升,新进入者以一体 化成本优势来切入市场难度加大。 一体化降本空间大,但提升投资门槛。从负极成本结构看,石墨化加工原材 料占到成本的 80%以上,炭化等工序的引入也加大了委外成本,目前外协成本 2.2 万元/吨以上,凯金能源 2021H1 炭化外协成本也达到了 0.4 万元/吨,全工 序的一体化产能建设将显著降低成本。但由于石墨化重资产,一体化全工序单 吨投资额达到 4 万元/吨,较负极前端工序 1.7 万元/吨提升一倍以上,投资门槛 进一步提高。 布局一体化之后,转化为石墨化工艺规模化原材料多维度比拼。从尚太科技 的降本路径看: 电耗:石墨化工艺改进与低电耗区域布局。电耗占成本约 20%以上,其通过石 墨化设备及工艺的改进将整体电耗下降约 0.13Kwh/吨,对应下降成本约 400 元/吨,同时通过山西地区的低电价进一步降低电费成本。 石墨化工艺迭代,技术壁垒提升。石墨化工艺主要以炉体形式为区分,厢式炉 提升装填容量、连续式石墨化炉连续化生产都可以降低电耗,进一步降低电耗 成本,但厢式炉面临炉温不均匀、连续式面临温度较低等难题,石墨化工艺的 迭代提升了技术壁垒。 原材料:一体化与产品性能与成本均衡。原材料占成本约 30%,一体化将进一 步降本。此外,由于负极的非标化特性,原材料可以选择石油焦(偏低端)、针 状焦(偏高端),可以通过持续的研发尝试掺杂低成本原材料做成更高产品性能 的产品降本。 原材料近年波动较大,一体化有助于平滑并降低成本波动。 针状焦:需求回暖,价格有所复苏,处于历史低位。 1)2016-2019 年,由于我国及全球电炉炼钢大型化及全球电炉炼钢产量增长 速度加快,从而对 UHP 需求快速增长,使得 UHP 的生产原料针状焦供应缺口 加大,导致针状焦价格上涨。 2)2020 年-2021 年,受市场上库存过多及疫情等影响因素,价格有所下跌。 石油焦:价格持续走高,处于历史高位。 1)2016 年-2018 年,中国加入《巴黎协定》,淘汰落后电解铝和炼钢产能。炼 钢铁用石墨电极需求攀升,带动石油焦价格呈现整体上扬。 2)2019-2020 年,下游炭素行情低迷,下游电解铝、煅烧焦、阳极价格持续 低位,整体呈

文档评论(0)

小鱼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