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本题以书信的形式考查对隐私权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妈妈砸了小莉抽屉的锁,并看其信件、日记的做法不合理。侵犯了小莉的隐私权。第(2)问,开放性题目,只要能体现通过合法途径了解小莉的思想动态的方式、方法均可。注意:必须是合法途径。第(3)问,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际上就是回答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的知识。可根据教材内容回答,也可围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的合法手段作答。 答案:(1)不合理。侵犯了小莉的隐私权。 (2)①谈心,交流;②观察小莉的日常行为,留意她的日常交往;③找小莉的老师或同学了解小莉在校的表现;④如果发现异常信件可向小莉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拆看等。 (3)①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权;②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③要心平气和地用所学法律知识跟妈妈讲道理,说明她的做法是不合法的,请她尊重小莉的隐私;④要理解妈妈的用心,谅解她的过错;⑤平时应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 感受大自然之美 美景欣赏 思考:1、你认为大自然美在 哪里? 2、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 身心成长有哪些益处? 视频欣赏《江山如画》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问题1: 你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 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归纳:P33 问题2: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 身心成长有哪些益处?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 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归纳:P33 童子拜观音 说一说: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启示?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 还要发挥人的想象力。 课堂小结:大自然的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 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请同学们欣赏美景,再次体会大自然之美,以及如何欣赏大自然之美 人类诞生以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都有大自然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乏美丽的事物,大自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丽的天地,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呢?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角度。 说一说: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启示?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时间。 自然美是变化和发展的,它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自然不断被人们的劳动所改造和利用,它的美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起来.美的自然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如我们的庄稼硕果,人工园林等:另一种是未经过改造的自然,如天空大海山川. 什么是自然美? 注意:自然美并不是不经任何 人工改造的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角度、时间。 鉴赏自然美,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交流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格尊严权的是( ) ①肖像权 ②名誉权 ③生命健康权 ④姓名权 ⑤隐私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格尊严权的内容的知识。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因此,①②④⑤正确,③错误。故选B。 2.下图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A项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B项体现的是公民享有的荣誉权;C项是为了宣传党的政策而进行的文艺演出,没有侵犯公民的肖像权;D项中的“冒名顶替”是对公民姓名权的侵犯。符合题意的是D项。 2011年3月16日《浙江日报》:《宁波晚报》记者陈旭钦5年前的一则批评报道,居然引来一场网络诽谤。被告人严某在网络上发帖捏造谣言恶意中伤记者陈旭钦。近日,宁海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严某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在相关网站发表致歉文章。据此回答3、4题: 3.严某的行为侵犯了陈旭钦的( )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名誉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网络诽谤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故选B。 4.该案例启示我们( ) A.让网络远离我们的生活 B.只有通过打官司才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D.只有记者才享有人格尊严权 【解析】选C。本题考查依法维护人格尊严的知识。网络诽谤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我们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A项说法错误;B项绝对化;C项正确;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的权

文档评论(0)

131415161718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