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检查评估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docVIP

CT增强检查评估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增强检查评估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CT增强检查评估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陈红1,杨照环1,刘海霞3,肖颖1,任淑华2,王海波1,刘华群1,房芳1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1肿瘤科2胸外科3影像诊断科 [摘要] 目的 探讨CT动态增强检查评估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经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治疗前后的CT动态增强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RECIST 标准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测量并比较两组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月病灶CT动态增强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测量45例患者,其中缓解组26例,未缓解组19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密度及强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后病灶密度及强化程度均减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0;未缓解组治疗后CT密度及强化程度较治疗前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缓解组治疗后病灶密度及强化程度均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经过埃克替尼治疗后定量分析病灶密度变化及强化程度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强化CT;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疗效评价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CT in Evaluating Curative Effect of Conmana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bstract】Purpos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CT imaging in diagnos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 words】Contrast-enhanced C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lcotinib; Effect evaluation 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中约80%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晚期NSCLC标准一线化疗方案疗效仅约为30%,因此寻找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肺癌研究的热点。埃克替尼(Conmana,凯美纳),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药物之一,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的特点,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倍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准确评估其疗效的指标,单纯以瘤体大小改变为基础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影像改变特点,探寻简便有效的检测手段,对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T动态增强扫描是胸部肿瘤最常用和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观察分析45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CT动态增强特点,探索评估埃克替尼疗效的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20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经埃克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治疗前临床分期为Ⅲb ~Ⅳ期(国际抗癌联盟1997 年标准);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月胸部CT动态增强检查、有可测量的原发病灶;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并进行了3个月以上随访。排除标准:肿瘤原发病灶较小,无法测量;增加了其他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放疗、化疗等)。 1.2 治疗方法 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125mg,3次/d,至病变进展、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1.3 胸部CT检查与分析 应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机采集数据,分别于治疗前1周内、治疗1月后行胸部CT动态增强检查。电压120KV,电流280mA/s,层厚5mm,螺距1.5:1,管球旋转速度0.6r/s,扫描范围由肺尖至肺底,采集野直径360mm。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80ml,对比剂含碘浓度为300mg I/ml,注射速度为5ml /s,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为25s、实质期60s。选择纵隔窗轴位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进行最大直径测量以及增强前后病灶密度测量,密度测量以Hu为单位。多发者测量最大病灶。 1.4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抗肿瘤药对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新标准—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2]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将CR和PR定为缓解组,SD 和PD定为未缓解组。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

文档评论(0)

187****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