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6
第二章 分子动理论的平衡态理论
PAGE 67
§ 2.3 补充习题及其解答
62 § 2.3 补充习题及其解答
§2.3 补充习题及其解答
2. B. 1 温度为 的 2 维理想气体由 个质量为 的单原子分子组成。它们只能在 XY 平面上面积为 的范围内运动(周围有刚性壁约束),这时的压强是单位长度上受到的力。试问:(1)其2维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是怎样的? (2)给出物态方程表达式;(3)给出该气体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表达式;(4)给出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单位长度刚性壁上的分子数的表达式。
〖解〗:(1)2. 4. 1 题中已经对2 维理想气体在速空间中代表点的数密度分析得比较清楚。显然2. 4. 1 题中的(3)式就是只能在 XY 平面上运动的 2 维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公式
而2. 4. 1 题中的(7)式
就是2 维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公式。
(2)我们知道,3 维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在2 维理想气体中的压强应该是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因而和 相对应的应该是面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 具有能量的量纲,可以和 的量纲相一致。所以2 维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3)按照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每一个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均分到 的动能,2 维单原子分子只有 2个平动自由度,所以 2 维理想气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对于 气体,它的内能(也就是动能)为
其摩尔定体热容为
其摩尔定压热容为
(4)要求出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单位长度刚性壁上的分子数 ,可以设想每一个分子只能沿 四个方向运动,其运动速率都是 。则在 时间内碰撞在 器壁上的分子数应该等于在以 为底、以 为高的矩形的面积中的,所有向 运动的分子数 。时间内只有 的分子向 运动,这些分子的数密度 ,所以这个矩形中向 运动的分子数为
则
下面来求 。前面已经指出,2 维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所以
其中 为分子的质量。现在作 的近似,则
所以
2.B. 2 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设气体分子质量为 )以 速度流过一横截面积为 ( 处处相等)的光滑导管。导管中有一个对气流的阻力可忽略的金属丝网, 它被输出功率为 的电源加热, 因而气流变热。达稳定状态后空气在导管末端流出时的速度为 ,如图所示。试求流出气体的温度 以及空气受到的推力 。
〖分析〗:气体在流过导管时受到加热而温度上升,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空气还受到推力 ,这比较难理解。其原因如下:
在忽略气流流过导管时的阻力的情况下,导管内气体的压强应该处处相的,即 处处相等。这说明在温度高处其分子数密度反而小。另外,达到稳定状态时在每一个横截面积上在 时间内所通过的气体分子数 也应该相等,它等于以 为底 为高的矩形中的气体分子数,其中 为气体分子的流动速度。也就是说 。由于在温度高处其分子数密度 反而小,这说明温度高处其气体流动速度要相对大些。即导管出口处气体的流速大于入口处的流速。又因为单位时间内流进流出导管的气体分子数(即气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因而出口处气体的总动量大于入口处气体的总动量。气体通过导管时其总动量增加了。这说明气体受到一个推力 。可见 是由于气体受到加热而产生的。
〖解〗: 气体在导管内流动达到稳态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设流进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和流动速度分别为 ;流出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和流动速度分别为 。在 时间内流进的气体分子数应该等于流出的气体分子数,所以
(2)考虑到每个流动分子既有整体运动的动能,又有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而后者可以利用能量均分定理得到。空气分子有5个自由度,所以流进的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流出的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3)按照动量定理,
由上面3个式子可以解得流出气体的温度为
气体受到的推力为
2. B. 3 下面设想一个绝热压缩一维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在一个长方形的气缸内有大量相同的刚性小球作一维运动, 其运动方向始终垂直于气缸的活塞。小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