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守仁早期教育思想浅析 王守仁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尊重天性、顺应性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培养兴趣、乐教乐学”的教育原则;“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儿童德性”、“在学习中开启儿童智慧”和“在习礼中促进儿童体格发育”的教育形式。 标签: 王守仁;早期教育观;教育原则;教育形式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21岁中浙江乡试,28岁举进士,先后任职于刑部、兵部、吏部。34岁时因上疏遭宦官刘谨迫害,被谪为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驿丞。刘谨被诛后,担任过南京地方官吏,曾率兵征战。在从政同时,坚持讲学,直至去世。曾筑室越城(今绍兴)附近的阳明洞,隐居修道,自号阳明子,学者咸称阳明先生。在王守仁57年生命历程中,不仅能从政做官,而且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思想,还能兴教讲学,又能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思想誉传国外。 王守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而其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文献中。 一 王守仁在教育实践中目睹了当时早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结果事与愿违的现状,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王守仁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1]大意即:像现在的那些老师,每天就只知道督促孩子们背文章,批评孩子粗鲁却不知道用礼仪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聪明却不知道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动辄鞭笞,甚至拿绳子绑缚,就像对待囚犯一样,怪不得孩子们一见学校,就像进了监狱一样,看见老师就像见了仇人一样,极力掩饰自己出去玩耍的事实,甚至说谎来逃避。既把人逼上歧途又想让他成为好人,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在对当时早期教育弊端进行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王守仁继承了儒家教育传统,提出了“明人伦”的儿童教育观。他认为早期教育不是让儿童记诵章名,急于求成知识,而是教育儿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悟,达到道德养成。所谓“明人伦”就是要明白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孟子对“明人伦”的解释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王守仁指出,对儿童的人伦教育要注重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渗透,通过平时言谈举止进行道德养成,明白做人的道理这就叫“致良知”。家长和老师在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儿童知道人伦的基本规范,更要教育儿童明白“人伦”的基本道理,并在儿童平时的言行进行引导,把人伦规范落实到实际行为中,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早期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在儿童的一言一行中培养其德性,陶冶儿童的情操,磨砺儿童的意志,培养儿童的品格,以达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王守仁的早期教育观的基本思想是把早期教育的目标、途径和过程溶为一体,将“明人伦”的教育目标与儿童修养结合在一起,把道德规范与儿童道德养成融为一体,对于解决当时早期教育的成人化问题指明了道路,至今仍然闪耀着价值的光芒。 二 在坚持自然主义早期教育观的前提下,王守仁提出了“尊重天性、顺应性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培养兴趣、乐教乐学”的教育原则。 1、尊重天性、顺应性情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不同于成人,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防止照搬成人教育的模式。“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3]一般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嬉闹,讨厌拘谨严肃,就像草木的萌芽,环境通达就长得好,反复侵扰则会让嫩苗萎蔫。今天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孩子心里高兴了,进步就挡也挡不住了:就像及时雨和春风,洒在花草树木上,没有不茁壮成长的,而倘若降下的是严霜,则变得缺少生机,没几天就枯萎了。王守仁揭示出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早期教育不能照搬成人教育的模式。早期教育要顺应儿童嬉闹好玩的天性,创造通达的儿童成长环境,依据儿童性情进行教育,使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王守仁还对当时的早期教育不顾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把儿童当成大人看待,让儿童死记硬背,进行成人化教育,以及粗暴的教学管理,致使事与愿违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早期教育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王守仁指出:“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