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登高杜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登高杜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 2.品读诗歌,感受诗人杜甫的多重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情感和诗人的悲国之秋的情怀。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题目是《登高》。从古到今,多少文人登临高处感慨万千,比如同学们熟悉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么一代诗圣杜甫登高之时又会有怎样的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千古绝唱《登高》。(板书:登高 杜甫) 出示学习目标: 1.品读语言(在诵读中品读语言) 2.品味情感(在理解中品味情感) 二、初步感知: 1.初读 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争取读出感情。(找学生读,点评字音) 2.诵读 诵读一首诗,要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另外,最重要的是理解语句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下面请同学小声地跟着范读来体会一下诵读技巧,试着感受一下诗歌的情感。(录音) 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范读中使用了哪些技巧?(生答,节奏、重音、停顿、音调,出示幻灯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停顿等) 3.感知 你从老师的诵读中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追问感知,生读) 同学们自由地来诵读这首诗,要求大家投入感情,放开自己,读出你理解的那个杜甫。(学生齐读) 三、品读语言 这首诗的题目是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七律往往是前面侧重写景,后面侧重抒情,那么这首诗符合这个规律吗? 前两联写了哪些景?(风、天、猿、渚、沙、鸟、落木(落叶)、长江) 后两联侧重抒情,有一个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是哪个字?——悲(板书)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那前两联的这些意象中,哪些意象能体现“悲”的情感?(幻灯片出示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猿:夔州多猿“猿啼三声泪沾裳”,声声惹得人断肠 鸟飞回:杜甫还写过其它的对鸟的描写“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登高》中的“飞回”的鸟和这些诗句中的鸟在飞翔的姿态、心态上相比有什么不同? 登高:在急风中盘旋的鸟,迷惘;其他:自在、轻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这些景象描绘一下吗? 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凌乱,盘旋急飞,还时不时发出凄厉的鸣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寒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鸟儿陪伴着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零落而变衰。” 能否把“无边”和“不尽”去掉?原文给人的感觉有何不同? “无边”给人一种阔大之感。 无边无际的落叶,日夜流淌的长江。置身于这样的阔大境界中,诗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类似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解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释) 境界越阔大,人就越显——渺小;长江越是无穷,人就越显——短暂,所以诗人很伤感、悲凉。 (齐读。节奏、音调) 长江越是无尽越是浩瀚,自己的生命就越短暂,所以同学们,杜甫之悲是人类共同的悲剧,是对全人类的大苍凉、大悲伤。真正伟大的诗人,应当有一份悲悯的情怀,为普天下之悲剧落泪。(板书悲凉、悲悯) (齐读前两联) 四、品味情感 诗人在前两联选取了不同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阔大的意境,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内心的悲凉。可能是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悲情太深太重了,以至于借景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悲伤,于是诗人直抒胸臆写下了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代罗大经在评论《登高》这首诗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十四字之间会八意”,同学们找找看能不能找到这八层意思?哪些字词蕴含着这种意思?或者还有自己的理解。(出示幻灯片)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讨论) 大屏幕: 我们小组认为有以下几层意思: (1) 的意思。 字/词能表现。因为 。 (2) 的意思。 字/词能表现。因为 。 …… 万里:离家遥远 悲秋:时令的悲惨 作客:客居 常作客:常年漂泊 百年:年事已高55岁,58岁去世 多病:风痹症“缓步仍须竹杖扶” 疟疾“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肺病“衰年肺病惟高枕” 消渴症:失聪“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日聋” 中风“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半枯耳半聋” 独:孤单之妻丧 登台:台,高迥处也 (出示幻灯片“作客”)结合杜甫生平。 公元712年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