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醉花阴(教案).docxVIP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醉花阴(教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花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婉约词派 2.体会《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主旨 2.捕捉意象,领悟意境 (三)素质目标 1.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时数 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意象与意境 (二)教学难点 1.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思想主题 四、教学内容 (一)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朝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其父李格非,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她工诗能文,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她的词的风格以南渡为分界线,中州盛日的前期词,一方面歌咏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另一方面以优美的韵调表现相思离别。例如《如梦令》《醉花阴》等;江南飘零的后期词,写破国亡家后的凄凉身世遭遇,沉郁悲凉,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和漂泊异乡的悲苦愁情,如《声声慢》《孤雁儿》等。 (二)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制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婉约派:风格特点——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李煜、柳永、李清照就是这种风格。 豪放派: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重大题材入词,境界宏大、气势恢弘。苏轼、辛弃疾、岳飞主要是这种风格。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四)内容述评 时令:重阳节 “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可见女词人更觉得白天难以挨过,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事实上,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自觉日长难捱。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 “半夜凉初透”,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不可同日而语。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作者却要安排在“黄昏后”,看来是作者强打精神。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 所以,无论是“永昼”还是“半夜”,还是“黄昏”,都是在侧面描写自己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借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格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三句绝佳,“帘卷西风”是氛围渲染,突出了环境的凄冷、萧瑟,花瘦触及到个人,自己也因为愁绪而不断消瘦,物我交融,具体直观。 “瘦”字是本词的词眼,一方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妇人因为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达到了以花喻人,花面相映的效果。 总结: 上阕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出了自己的孤单与寂寞,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下阙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作于北宋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同样是写“愁”,但是《声声慢·寻寻觅觅》从更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jgy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