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优化案例:45G协同覆盖优化专题经验总结.docxVIP

5G优化案例:45G协同覆盖优化专题经验总结.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5G 协同覆盖优化专题 【摘要】本次主要针对电信 5G NR(3.5GHz )和 4G(1.8GHz)频率的室内、室外选取六种场景进行DT 和CQT 测试,抓取数据,用于 5G 和 4G 频段的室内、外无线传播特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比 5G 和 4G 的穿透损耗差异、单小区拉远性能差异、不共站覆盖情况验证、组网多小区性能差异、覆盖室内能力验证、上行覆盖增强验证。 【关键字】4/5G 协同 分场景覆盖优化 超级上行 【业务类别】优化方法 一、概述 无线网络覆盖是网络业务和性能的基石,是网络优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网络覆盖优化以保障网络基础覆盖水平、有效抑制干扰、提升业务性能为根本目标。5G NR 的覆盖优化目标同传统覆盖优化并无本质区别,但 Massive MIMO 技术的引入以及用于覆盖测量的物理信号等的改变,使得 5G NR 的覆盖评估与优化方法又产生了新的变化。 5G 与 4G 相比,电联 5G 的工作频段更高(3.4 GHz~3.6 GHz),频段的传播损耗和室内综合穿透损耗更高,覆盖面临挑战。为了弥补频段带来的覆盖劣势, 5G NR 系统新增了控制信道波束赋型,并在大规模天线阵列阵子数、终端侧收发天线数量、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DCCH CCE 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增强。 5G 覆盖优化关键技术 波束赋形 4G LTE 系统的控制信道没有采用波束赋形方案,因此无法获得赋形增益; 5G NR 系统为增强控制信道覆盖能力,控制信道可采用波束赋形+波束扫描的技术方案。波束扫描指的是在不同时隙内,采用不同权值对PBCH 和PDCCH 控制信道进行波束赋形,使得每个波束朝向小区不同方向进行发射,来弥补每个波束覆盖能力强但覆盖面较窄的缺点。用时间换空间,实现全小区所有方向上的有效覆盖。 如图从覆盖效果来看,使用波束赋形(彩色线波束)的覆盖效果比一波束未赋形(黑 色线波束)的覆盖距离和范围明显提升,本文采用 7 波束和 1 波束的拉远对比效果更好。 4SSB vs 1SSB 4SSB vs 1SSB 3332323256273890 333312343567 33383434394304314324343435436437583593503513523535435356576819203456781910121314151617282920212324 0.0 22526273839012 3334567 331456789 3312220134 344890123 29 789 29 012 30 345 30 6789 3010123 445679 4480134 52 56 5901 5 7 8 29123 456 6234 -20.0 6567 68 67901 28567 289890 7234 7567 27678 278901 28234 78890 8123 8456 1SSB_SSB0 4SSB_SSB0 4SSB_SSB1 27210 27345 26987 -40.0 99102 8789 4SSB_SSB2 26654 9543 26321 9876 4SSB_SSB3 265098 25765 10432 190910 22255543210 10765 249 2224448765 1111321 1110098224309 2223387651111987 1111654 3432 231098 2 2765432129876222110987 121216151432 2121202100987 114454321 143098765 220006524202010130129191091918917916915941932109 11171717317126161061961861761615614636251019555876 111515545321 1151440494876 1918818181871861851841831821717017917877654 图 1-1 波束覆盖比对 通过波束扫描,在一个 SS block 块组时间内实现对小区服务区域实现全覆盖。 图 1-2 波束扫描示意图 massive MIMO 5G NR 使用大规模阵列天线 64TR 天线,而 4G LTE 系统主要采用 8TR 天线根据天线增益理论公式 Antenna Gain=PA 增益+10log10(垂直 PA 个数)+水平赋形增益+双极化增益, 64TR 天线相对于 8TR 能够提升 3 dB 的理论增益。 如图所示: 图 1-3 4/5G 天线模型对比图 每个交叉的X 表示一对采用交叉极化方式

文档评论(0)

5GNP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