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氧--月学时第版 病理生理学 缺氧 氧的运输及利用 (hypoxia) 肺部摄氧 循环运氧 血液携氧 用氧过程 供氧过程 组织用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一、缺氧的概念 (hypoxia)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二、常用血氧指标 (hypoxia) 1.血氧分压(PO2) 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气所产生的张力。可分为动脉血氧分压和静脉血氧分压。 正常值:100mmHg ,主要取决于吸入气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正常值:40mmHg , 主要取决于组织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二、常用血氧指标 (hypoxia) 1.血氧分压(PO2) 2.血氧容量(CO2max) 3.血氧含量(CO2) 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正常值为20ml/dl,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它与氧结合的能力。 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量。正常值动脉血为19ml/dl,静脉血为14ml/dl。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静脉氧差( CaO2-CvO2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氧含量差值,正常值为5ml/dl,代表组织所消耗的氧量。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常用血氧指标 (hypoxia) 1.血氧分压(PO2) 2.血氧容量(CO2max) 3.血氧含量(CO2) 4.血氧饱和度(SO2)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率,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 2,3-DPG 温度 CO2 H + P50 2,3-DPG 温度 CO2 H +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 × × ×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一)低张性缺氧 1.概念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 2.原因及机制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高原生活 通风不良 吸入PO2 肺泡 PO2 PaO2 供氧不足 缺氧 供氧不足 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 肺通气障碍 肺换气障碍 PO2 PO2 供氧不足 缺氧 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一)低张性缺氧 1.概念 2.原因及机制 3.血氧变化特点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血红蛋白量与质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 组织利用氧能力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一)低张性缺氧 1.概念 2.病因及机制 3.血氧变化特点 4.皮肤粘膜颜色变化特点 皮肤粘膜颜色:发绀、青紫色 低张性缺氧 脱氧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 毛细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浓度>5g/dl 发绀一定意味着缺氧吗?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 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0g/L(5g/dl)以下,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紫绀 红细胞增多病患者,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二)血液性缺氧 1.概念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二)血液性缺氧 1.概念 2.原因及机制 1)Hb含量减少 严重贫血 Hb 血液携带氧能力 供氧不足 缺氧 2)CO中毒 CO中毒 缺氧 2,3-DPG 氧解离曲线左移 HbCO 血流不能携带氧 供氧不足 3)Hb性质改变 缺氧 不能携带氧 Hb-Fe 3+ Hb-Fe 2+ 氧化剂 亚硝酸钠 供氧不足 剩余二价铁与氧亲和力 血红素与氧亲和力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二)血液性缺氧 1.概念 2.原因及机制 1)Hb含量减少 2)CO中毒 4)Hb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 3)Hb性质改变 输入库存血或碱性液体 血液pH值 氧解离曲线左移 氧解离减少 组织缺氧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三、缺氧的类型、病因、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hypoxia) (二)血液性缺氧 1.概念 2.原因及机制 3.血氧变化特点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4.皮肤黏膜颜色 贫血 Hb 苍白 CO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 樱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_T 4563-2013金砂糖.pdf
-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检导则(试行) QGDW 46 10022.24-2020.docx VIP
-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达标训练(含答案) 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docx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PPT模板.ppt VIP
- 规范《GB712-88-船体用结构钢》.pdf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1《狐假虎威》一等奖 刘芳 部编版.docx VIP
- Q_GDW 46 10022.25-2020 通风空调系统运检导则.docx
- 12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同学交往?.docx VIP
- 专题1.2 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docx VIP
- 拉森钢板桩专项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