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对策.docxVIP

教育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对策.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教育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对策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专业认同不仅潜移默化着大学生的整个就学生活,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很多高考生在报考志愿时,不能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仅仅是浅层次的了解,导致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与自己当初的意愿不符;还有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高校对转专业的门槛设置地较高,只能够在本专业学习,使得许多大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认同不高,学习兴致不高。教育学专业亦是如此,作为在教育学专业学习了四年的本科生,笔者深有体会,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深入了解教育学大一新生关于专业认同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已经开展的对专业认同的研究中,大多数是针对研究生的,而针对本科生的则相对较少。其中,涉及特定专业新生的研究更少。研究对象是教育学大一新生,不仅能够增大专业认同的研究范围,而且对丰富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也有一定的贡献。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学本科新生正确地认识教育学专业,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够合理地计划他们的大学生活,并充分发挥其价值;本研究以L大学为例,通过对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能够基本呈现教育学大一新生专业认同的现势及留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现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也能为教育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与建议。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王顶明认为,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接受承认所学专业,并想要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述评[J].学园,2008(02):32-38.将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和可 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述评[J].学园,2008(02):32-38.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本研究对专业认同的定义为:学习者在对自己所学专业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对所学专业产生情感上的认可和接纳,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投入到所学专业中,乐意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并分为认知、情感、行为、适切性四个维度。 2.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认同”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并用于研究个体认同。国外学者研究专业认同时,大都采用professional identity,所以国外更多的是关于职业认同的探析。学者Gary J. Blau认为职业认同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职业或专业的态度。”Gary J.Blau.Th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career commitment[J].Journal Gary J.Blau.Th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career commitmen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85(4):277-288. Henning Salling Olesen.Professional identity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2001(13):7-8. Tracy L.Crossfer.The editor desk[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2006(29):269. (2)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关键词"专业认同"高精度检索,当前可以检索到国内研究者对专业认同的研究始于2005年,从2005年至2019年在该数据库统共检索到2266篇文献,其中包括硕博论文754篇,期刊论文1473篇;又对“教育学专业认同”进行检索,发现初始的研究论文是2008年,从2008年至2019年从该数据库统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包含硕博论文44篇,期刊论文18篇。从数据上看,国内学者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发表论文数目近几年升高,研究对象主要包含高职及大专院校学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安芹的认为专业认同是学生的专业偏好、专业认可、专业对口职业、并在专业对口的职业实现自我价值、履行职业规范。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2):203-206. 杨晶将专业认同分成五个维度:自我认同,对师范院校的认同,职业价值观,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对师范生身份的认同。杨晶.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发展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文档评论(0)

文章交流借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妙笔如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