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
第 1 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填空)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
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
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多选名词解释)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点的教育场所,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的本质属性(★★★★单选多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单选多选) :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4.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
生物起源说(★★★单选)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
解释,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由苏联教育学家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5.教育的构成要素(★★★填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6.教育活动的主要矛盾(★★★单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对矛盾,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最基本的矛盾。
7.教育的功能(★★★填空辨析)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
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8.六艺的内容(★★★判断) :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古代中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一类是序,一类是校。前者设于国都,后者分布于乡里。西汉时,汉武帝
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政策。唐代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
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1905 年,科举制度
才被废除。宋元明清的科考内容为四书(★★★填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
古代印度的教育氛围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
谐发展,培养的是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的是军人。
(★★填空)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9.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简答论述) :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
1
全民教育(★★★名词解释简答)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
基本的学习需求,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判断名词解释)包括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两个侧面。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
其次师生关系民主化,最后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
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10.教育学概念:(★★★填空)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根本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11.教育问题的意义(★★单选)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12.孔子的教育思想(★★★★★单选填空)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
教无类”、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 “柴也愚、参
也愚、师也辟、由也喭”、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学记的教育思想(★★★★★单选填空)
战国后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