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学案高品质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二子说》学案 苏洵 (1009 - 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 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据说苏洵 27 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 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 (1056),他携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 、《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 今”。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苏洵的散文 论点鲜明, 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 纵横恣肆, 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 “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曾巩也评 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苏明允哀词》 )。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苏洵文章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见长。苏洵的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 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 写“胸中之言”; 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 “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写法。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 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石林诗话》 )。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 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嘉祐集》 15 卷。 1.老泉 苏洵之号。因苏家有“老人泉”,著名诗人梅尧臣又曾为之作诗,故苏洵自号“老泉”。 苏洵通晓先秦诸子百家散文,喜读贾谊、司马迁的作品,尤其对《战国策》推崇备至。嘉祐 年间,得到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称于世。 2.名联 四川眉山县城西南,坐落着我国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 —— 三苏祠, 有副对联悬挂在大殿两侧: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后一句指三苏的文章与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一样流传千古。 庆历六年 (1046) ,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 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 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时苏轼 11 岁,苏辙 8 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 《名二子说》正是通 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 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苏洵是个大文人, 却偏偏以“轼”、“辙”二字给儿子命名。这是告诫苏轼不要过于外露,告诫苏辙要善于避祸为福,实际上是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 来也写过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 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1.读准字音 (1)轮辐 (f ú) (2)轸 (zh ě n)(3)轼 (sh )ì (4)辙 (zh é) . .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天下之车莫不由 辙:经由 . (2)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 .焉:在其中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皆有职 乎车: 名词,作用 . (1)职 杀人而死,职 也: 名词,职责 . 职事八年,出彭城相: 动词,掌管,主管 .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名词,车辙,即车轮行进而压 出的痕迹 (2)辙 若不改辙 易御,将何以效其力哉: 名词,行车的路 . 线、方向 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动词,除去,去掉 . (3)去 西蜀之去 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动词,距离 . 大江东去 :动词,到 去 . 皆有职乎 车: 介词,相当于 “ 于 ” . (4)乎 天下事有难易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 “吗”、“呢 ” 独若 无所为者: 副词,好像 . (5)若 曾不若 孀妻弱子: 动词,及,比得上 . 更若 役,复若赋,则何如: 代词,你的 . 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虽然,车仆马毙 .. 古义: 虽然这样 。 今义: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一般与 “ 但是 ” 相搭配。 5.说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 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皆有职乎车: 介词结构后置句 (2)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判断句, “ 者, 也 ” 表判断 以轼喻子,表达担忧 名二子说 以辙喻子,以示欣慰 1.苏洵为什么用与车辆相关的一些词语为儿子起名?这中间寄寓着对儿子怎样的情怀? 答: 答案 苏洵为大儿子起名为“轼”,轼是车辆中的装饰器件,对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