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与分立》教案高品质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割据与分立》教案 崇明堡镇中学 杨云云 [ 教学目标 ]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统一北 方的原因;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实 力均衡的结果;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知道夏到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中 原地区;理解东汉末年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原因;知道三国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2.通过讲述所掌握的三国鼎立的知识,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曹操在官 渡之战、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初步具备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 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 辨能力;通过对秦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认识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的哲学原理。 3.学会认识战争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作用,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领会 安定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白统一是秦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并能结合现 实政治问题深入理解民族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 大作用。 [ 重点与难点 ] 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难点:理解三国鼎立中孕育着中国新的大一统。 说明: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三个军阀势力相当,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并立局面形成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实力均衡的结果。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同时,北方人口南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南播,促进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重心随之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2.魏、蜀、吴三国是各统治范围内的地区性政权,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这种局 部统一较之东汉末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相对安定。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因而为全 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渐统一的过渡阶段。 [ 教学设计 ] 1.导入新课。请学生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曲子,问学生阅 读过这部小说没有,这部小说反映了什么内容?(三国鼎立)展示曹操、刘备、诸葛亮的图 片,教师指出,他们是时代造就的英雄,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 回到造就英雄的三国时代。说出本课课题——三国鼎立 2.讲授三国鼎立的背景、三方势力的不断壮大、直至形成三国鼎立的过程及其原因,评 价三分天下。 1)讲授三国鼎立的背景。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理解三国鼎立是东汉以来历史发展的结果:凭借私人武装、武装割据。突出军阀混战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极大破坏,以便于理解三国发展经济的原因。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 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 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王粲 . 《七哀诗》 (2)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况: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政治败坏,军阀割据。通过分析材料,知道三方力量致力于经济发展是为了恢复生产,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在争战中取胜。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 ——曹操 . 《屯田令》 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厉行耕战,加紧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强兵足食,终于统一天下。汉武帝时,为了巩固西北边防,抗击匈奴侵扰,曾在东起朔方,西至今居的大片地区设置屯用,调用大量戍卒屯垦,平定西域后,又在西域屯田,就地解决军粮问题,省却了许多转运之劳,对平定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认为这些做法都很值得借鉴,这样做可以使兵力强盛,粮食充足,达到安定天下的目的。曹操正是在充分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推行屯田这一重要战略决策。 3)知道三方势力为壮大自己所采取的措施:发展区域经济,重视人才;曹操在政治上取得的优势在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 通过文学书籍和影视作品,学生对这段历史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可以让学生回 答各国所笼络的人才。并由教师引导,回忆前面所学内容中有关朝代对人才的重视,让学生 体会到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做优秀人才,为国出力。 分析官渡之战,让学生了解此战役的意义: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中,袁绍有精兵 10 万,战马万匹,而曹军不过 2 万,从军队数量上看,袁军占 有明显优势。但是此战的结果却是曹胜袁败。原因有:第一,曹操挟天子之名,号召天下, 在政治上占优势。袁绍自恃豪门,打着“兼并”的旗号,政治上不得人心。第二,曹操内部 稳定,将士用命,尤其曹操善于用人,能及时采纳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