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7.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句子的分类 按句子的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按肯定、否定的语气:肯定句、否定句 按谓语的性质: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按句子的繁简:单句、复句 古汉语判断句的性质和特点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一般不要系词“是”。 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主语,谓语+也 “也”是句尾语气词,用来帮助判断。 制,岩邑也。(左·隐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僖五) 主语+者,谓语+也 “者”为句中语气词,表提顿。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鲁仲连义不帝秦)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同上) 主语+者,谓语 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主语,谓语 荀卿,赵人。(史·孟轲荀卿列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关睢) 注:以上四种形式,以1、2为常式。 “是” 先秦的“是”为指示代词 ①是社稷之臣也。(论·季氏)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魏策四)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庄·逍) ⑤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僖卅)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为政) 按:①②“是”作主语;③④“是”作谓语;⑤⑥复指。 2、至少在西汉前期,判断词“是”就已经产生,但这种判断句始终未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①此必是豫让也。(史·刺客列传) ②此是家人言耳。(史·儒林列传) ③是是帚彗。(马王堆三号墓帛书) 这种新兴的判断句在中古汉语中得到发展: 例一: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 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世说新语·言语) 例二:唐崔颢的乐府诗《长干曲二首》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是”字判断句特点:(1)摆脱了语气词“也”;(2)系词“是”可被副词修饰。 五、“非、即、乃、亦、则、诚” “非、即、乃、亦、则、诚”等都是副词,起否定或加强判断作用,不是判断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秋水)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项)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冯谖)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秦策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非:不(是)2、即:就(是)3、乃:就(是)4、亦:就(是)5、则:就(是)6、诚:确实(是) 六、“为” “为”字本是动词,偶而虚化作系词: 1、动词:意为“做、成为、作为”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襄廿六)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子张) ①做;②成为;③作为;④算作。 2、偶尔虚化为系词 ①夫执舆者为谁?(论·微子) ②余为伯珊,余而祖也。(左·宣二) ③尔为尔,我为我。(孟·公孙丑上) 七、判断句的活用 表比喻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颜渊)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2、解释原因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廉蔺) 3.表示复杂的内容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百乘,显使也。(战·齐策) 语气词“也”(见教材249页)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