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定位测量 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5课件系统计划.pptxVIP

GNSS定位测量 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5课件系统计划.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太空竞争的第一个比赛项目;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开始了剑拔弩张的太空竞赛。鲜为人知的是,撑起这场竞賽最核心的人物竟是两名“罪犯”:冯·布劳恩和谢盖尔科罗廖夫。冯·布劳恩是向美国投降的纳粹分子,谢盖尔·科罗廖夫则是被斯大林送进西伯利亚监狱的劳改犯。如果不是其中一方早逝,太空竞赛的历史或许会不一样。; 追根溯源,美苏两霸瓜分德国才是这场好戏的导火索。当时美国和苏联,都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接收纳粹的最强武器—V2火箭。V2火箭是希特勒准备用来翻盘的筹码,但因存量有限而未能如愿。 ; 然而,美苏两国都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在那个飞机还停留在螺旋桨的时代,V2的时速就已达一万千米,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人类首次创造出的、有能力进入太空的装置。 当然除了V2火箭外,美苏最想获得的还是其缔造 者冯·布劳恩。; 为了及时捕获这位顶级火箭科学家,美国甚至派出了冯·卡门和钱学森(就是后来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1945年他们在德国考察期间与冯·卡门的导师普朗特相聚,当他们看到眼前也就30出头的冯布劳恩时,都不敢相信他就是V2的设计师,连连惊叹:“他如果不是史上最大的骗子,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 这位V-2的灵魂人物冯·布劳恩,虽为纳粹的首席火箭设 计师,但他真正的目标不是战争,而是太空。; 当知道纳粹德国气数已尽时,他就早早做好了打算,想投奔实力雄厚的美国。 于是冯·布劳恩及其团队,连同制造火箭的核心设备,全部被运往了美国。而“迟到”的苏联,只能在一堆美国人捡剩的“垃圾”里,扒拉些“残羹冷炙”。当时为了V-2火箭,苏联军方只好请那位什么都懂的“神仙”谢尔盖·科罗廖夫出山了。; 科罗廖夫的经历也不顺利。他在苏联“大清洗”时期,因“滥用国家资金”搞火箭技术,而被当成“群众的敌人”,成为一名劳改犯。此时,他已在西伯利亚监狱劳改了近7年,还曾被殴打致下颚骨折。正是在这次V2抢夺战中苏联的失利,科罗廖夫才得以摆脱厄运,成为冯布劳恩最强劲的对手。; 于是,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站在了各自的阵营,正式开始了场太空对垒。 日后的美苏太空竞赛,也正是两位同为“罪犯”却同样心系太空的“巨人”之间的争夺战。 然而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冯·布劳恩虽作为“头脑财富”来到美国,但却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因为美国始终对这位纳粹分子心存芥蒂。那段日子,他离太空最近的时候要算在迪士尼片场录制太空短片,只能与唐老鸭和米老鼠同台,为儿童讲解火箭知识。; 科罗廖夫则得到了苏联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所以这才有了苏联击败美国,率先一步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而运送这第一颗卫星的正是科罗廖夫研发的R-7火箭。; 下页图中最左边的 SPUTNIK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枚R-7虽然是在V-2的设计基础上打造的,但其身上却有不少革命性的创新,是世界上第一枚多级火箭。它有四具强力火箭助推器环绕在核心火箭周围。当挣脱地心引力后这四具助推器便会脱落,让核心火箭飞向目标。因四具助推器脱落时对称地形成十字架,后人也将这种分离称为“科罗廖夫十字交叉。; 1957年11月3号,苏联载有小狗莱卡”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科罗廖夫对苏联的锦上添花对美国人民来说是雪上加霜,让全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毕竟,火箭能上太空,也意味着其能携带核弹头穿过大西洋,轰炸北美大陆。但冯·布劳恩与美国人的恐慌情绪不同,他是愤怒和生气明明自己打造的火箭,同样具有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推力,但却始终设能打破美国官像对自己的偏见一他们始终认为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美国人的事,没有“二等公民”什么事。; 但美国人自己争气了吗?并没有。美国本土研发的“先锋号”火箭一直被委以重任,但它的总预算超支了10倍不说,计划还一再推迟。 迫于压力,美国海军于1957年12月6日匆匆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然而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先锋号爆炸现场锋号”火箭刚离开发射台2秒就原指路能手一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计地爆炸了。; 还好美国及时醒悟,意识到冯·布劳恩的重要性后,就决定让其放手一搏。而早已蓄势待发的冯布劳恩也不负众望,不到3个月就将“丘诺1号”运载火箭打造了出来。 1958年2月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由“丘诺1号”运载火箭搭载顺利进入太空。但冯·布劳恩根本不知道他的“丘诺1号”火箭推力,其实只有科罗廖夫R-7火箭的十分之一。; 一直以来,科罗廖夫都关注着冯·布劳恩的一举一动,但冯·布劳恩却不知道苏联还有这样的天才在与自己竞争。他更没法猜到科罗廖夫创造的下一个历史瞬间是什么会在什么时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