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养生保健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穴位 本经一名两穴,左右各 19 穴。 少泽 —— 听宫 ? 《黄帝内经》中《素问 · 上古天真论》 —— 养生 ? 女子 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 14 岁) 而天癸至, 任脉 通, 太冲脉 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 21 岁) ,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 28 岁) ,筋 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 35 岁) , 阳明脉 衰, 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 42 岁) , 三阳脉 衰于上,面皆 焦,发始白。 七七( 49 岁) , 任脉 虚, 太冲 脉衰少,天 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丈夫 八岁 ,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 16 岁) ,肾气盛, 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 24 岁) ,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 ( 32 岁) ,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 40 岁) ,肾气 衰,发堕齿枯。 六八( 48 岁) , 阳气 衰竭于上,面焦, 发鬓颁白。 七八( 56 岁) , 肝气 衰,筋不能动,天癸竭, 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八八( 64 岁) ,则齿发 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 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 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 —— 养生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 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 艾灸疗法 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或者病变 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 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艾叶功效:艾叶属于偏温的中药材,《本草纲 目》中记载艾叶:苦辛,性温热, 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以之灸火,能透诸 经而除百病。 这就说明艾能灸治百病,强壮元 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艾叶民 间用法:艾叶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民间有驱 ? 悬起灸 ? 是艾条灸中常用的灸法,它是将艾条悬放 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 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悬起灸一般用 无药艾条,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 包括 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 1 、 温和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 肤保持 1 寸左右距离 , 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 痛。每穴灸 20 分钟左右,以皮肤出现红晕 为度。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须随时 注意局部温热程度,防止灼伤。近今有各 种灸疗架,可将艾条插在上面,固定施灸。 2 、 回旋灸 又称熨热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 施灸部位,距皮肤 1 寸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 般灸 20 ~ 30 分钟。这种灸法的 特点是,温度呈渐凉 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 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 灸治 远端的病痛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3 、 雀啄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似鸟雀啄 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 雀啄。一般可灸 15 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 特点是, 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 作用 ,因此适用于灸治 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 温盒灸法 是用一种特制的盒形木质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 个地方而施灸的方法。施灸时把艾灸盒安放于应灸 部位的中央,点燃艾卷后置于铁纱上或者艾灸孔中, 盖上盒盖,放置于穴位或者患处。每次可灸 15-30 分 钟。 适合于腰背、臀、腹部 等。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 《扁鹊心书》 1 、艾灸法的作用 (艾灸主要是温热透达穴位深部和艾叶的作用相结 合。) ( 1 )艾灸可以治疗针刺及中药疗效不显著者。“药 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医学之门》。 ( 2 )艾灸主要是运用于 寒证、虚证,对慢性病及阳 气虚尤宜。 2 、艾灸适应范围 ( 1 ) 温经通络 寒凝血淤、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 痹、痛经、闭经、腹痛等。如冻疮、风湿腰腿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 ( 2 )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的 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 3 )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的五更泻,久泄、遗尿、 阳萎、早泄、腰膝软痛等。 ( 4 )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的内脏下垂(胃下垂、子 宫下垂、脱肛)等。 ( 5 )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四肢厥冷等。 ( 6 )防病保健 灸法防病保健具有悠久历史。《千 金要方 针灸上》“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 处灸之,勿另疮暂瘥,则瘴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