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医学药物与合理用药.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遴选原则: 遴 选 原 则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 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 临床首选、基层能够配备 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 基本药物概念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概念 。 WHO反复强调:基本药物是能够承担得起的最好药物 基本药物不是二等药,而是最适用的药物 基本药物不仅适用于农村,也同样适用于城市,适用 于科研、教学领域 基本药物不仅适用于贫穷国家,也同样适用于发达国 家 * 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于2009年8月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配套下发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同日卫生部颁发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是WHO推行基本药物理念,确保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520种 第一部分? 化学药品和 生物制品 第二部分? 中成药 第三部分 中药饮片 317 203 ---2013年3月发布,5月1日起施行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由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 基本药物目录 增补目录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 * 意义: a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使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 b c 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3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 3.1 中成药部分 * 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在编写中注重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的衔接,203个品种覆盖了173个中医病(证),对应西医疾病177个。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常用药,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 *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配伍 合理用药 辨证 合理用药 安全 合理用药 * 3.1.1 如何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中成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正确使用。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邪正相争造成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的形式表现,通过“辨证”去认识疾病的本质。 * 中医认为“病”是代表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是疾病的根本性矛盾;“症”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单个症状;“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的概括,是由若干症状组成的证候群。 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也叫证候。 中医的辩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可用于不同性质疾病的辨证诊断。 * 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应用各种辨证方法,从多种症状的综合分析中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进而确立治法、处方用药,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辨证用药的完整过程。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体质不同,或者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见到几种不同的证;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 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可以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辨证使用中成药。 * 举例说明什么是同病异治--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相当于西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范畴。 感冒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四时受邪不同,冬季多感风寒,春夏多感风热,夏秋多感暑湿,一般外感风寒、风热较为多见。 虚人体质不同,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外感的不同。 时行疫毒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广泛流行,不受季节限制。 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辨证选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风寒感冒: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防风通圣丸(颗粒)等。 风热感冒: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牛黄清感胶囊、芎菊上清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