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 —— PID 图 PID 图图纸规格 采用 1 号图纸规格 (594 mm × 841 mm ),并用多张 1 号图分开表示。 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 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 少数物流和控 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 1 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 长的标准加长 1/4 或 1/2 。 PID 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 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 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 ,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 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 例如 E-1 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 E-1A ,E-1B , E-1C (或E-1A/B/C );如 P-1 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 P-1A ,P-1B (或P-1A/B )。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 在设备的邻近位置 (上下左右均 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 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 “工艺流程图 ”2.4.2 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 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 A ,B ,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 ID ×切线至切线高 T/T ,mm , b) 卧式圆筒型:内径 ID ×切线至切线长 T/T ,mm , c) 长方型:长 ×宽 ×高,mm ,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 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 ,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 PFD 图规定要求相同 。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 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 对某些需要满足泵 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 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 均有此要求。 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 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 简图中。 PID 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 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 并用箭 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 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 备用管道、 开停工及事故 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 表示其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的位置。 装置内公用工程(水、蒸汽、燃料、密封油、冲洗油、空气、化学药剂 等)可分不同系统按上述要求绘制公用工程的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各种物料一 般在使用地点用短实线示意, 并标注物料的名称, 但对其所采用的仪表和阀门不 得重复表示(一般只表示在公用工程 PID 中)。 管道的编号及标注方法: 应根据装置的部分号和管内物料的属性分别按流 程顺序编号,即每一种介质应分别顺序编号。允许中间有预留号,如:工艺管道 (代号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十八护理核心制度.doc VIP
- Unit3OurcultureourtresaureReading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修第三册3.pptx
- JJF(京)159-2025 水质在线电导率仪校准规范.pdf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docx VIP
- 杨志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第四章课后答案.pptx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PDCA管理循环培训》课件.ppt VIP
- DGTJ08-2206-202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人防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