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酸雨污染的分布、成因和对策 2 酸雨概述 3 酸雨的定义 酸雨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5 ℃时,pH 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雹、露)等大气降水。 酸雨污染的来源 自然因素:火山爆发、海洋雾沫等; 人为因素: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酸雨的危害 导致水体酸化,影响土壤特性,影响森林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 影响人体健康等。 酸雨的形成 4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向大气中排放SO2、氮氧化物和其他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呈酸性,通过扩散、迁移、转化后沉降到地面,从而形成酸雨。 气相反应化学方程: 2SO2+O2→2SO3 SO3+H2O→H2SO4 液相反应化学方程: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汽车尾气酸化反应方程: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我国的酸雨分布 5 我国是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而且正在呈现蔓延之势。 2011年,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北部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 来源: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的酸雨发展趋势 6 SO2 排放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两控区”的划分 酸雨问题与二十年前相比更为复杂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另一致酸物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上升,大气氧化性增强,酸性细颗粒物浓度上升 我国大气中对酸雨具有中和作用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在政府控制下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酸雨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反而有整体加重的趋势。 7 重庆酸雨——概况 2011年,重庆市降水酸雨频率为54.5%,pH均值为4.58,与2010年相比酸雨频率上升7.2个百分点,降水pH均值下降0.30。其中酸控区降水酸雨频率为64.6%,pH均值4.45。 来源: 2011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 8 重庆酸雨——成因 能源结构 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耗大,煤炭所占比重65%左右,且当地煤储量多为高硫煤。 气象条件 全年风速小,静风频率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2℃,高温对酸雨形成有促进作用。 地形条件 峰谷相间,盆地丘陵交错,山谷风显著,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 9 北方酸雨——概况 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在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只有局部存在酸雨。 2006年北方出现14年以来最严重的酸雨,7省市16个监测点年均降水pH值为4.5,酸雨频率44%,强酸雨频率23%,“酸雨北迁”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气象事件”之一。 除06年以外,其他年份未见有北方较大范围酸雨的报道。 案例——大连市 10 大连酸雨——概况 来源: 2011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1年,大连市降水pH均值为5.21,酸雨频率为23.5%,酸雨主要污染区域为大连市区。10个监测点位中,长海、瓦房店和普兰店点位酸雨频率为0,其余各点位均不同程度出现酸雨。旅顺点位酸雨频率最高,达69.6%;其次为石道街点位,酸雨频率为48.0%;其余点位酸雨频率在8.3%~34.8%之间。 11 大连酸雨——概况 来源:2008-2011《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8 2009 2010 2011 降雨平均pH值 4.86 4.84 5.13 5.21 酸雨频率 36.5% 40.3% 27.3% 23.5% 最高监测点酸雨频率 83.3% 76.0% 57.9% 69.6% 整体趋势:降雨平均pH值逐年升高,酸雨频率降低 为什么我国的酸雨区基本都在南方? 12 虽然北方局部存在酸雨,但是酸雨频率低,平均pH值也较高,受酸雨污染不严重。 SO2和NOx排放量? 能源结构? 气候?地形? 南北方差异原因分析 13 自然因素 气候:南方降雨多,大量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地面扩散。 地形:南方多低山丘陵,空气流动性差,盆地、谷地等地形 中的废气不易扩散,逆温现象形成时或风速小时,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容易形成酸雨。而北方风力大,酸性气体易扩散。 北方沙尘中的碱性颗粒可以缓解酸雨现象。 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14 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