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龙江大地一面旗定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江文化一面旗 ——全力打造中国楹联文化县 摘要:舟曲,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结合部,是甘肃大地南部群山峻岭中的一座小城,汉藏人民在这里共同繁衍生息两千多年,孕育了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其中,以松棚楹联灯会为重要载体的楹联文化是舟曲传承历史最久、地域最广、群众性最强的文化事象。 一、传统及呼唤 (一)、传说 一切源于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在明代嘉靖年间,约公元1522—1567年,一位江南籍的人氏王忠实在当时称西固的舟曲任千户(注:记载作于清嘉庆《武阶备志》),相当于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千户对父母极孝,接双亲于任职的西固县。时逢元宵,二老不悦,思念故乡元宵辉煌。千户心起愧疚,遂仿效扬州灯节,自出银钱,派官兵百姓采摘松枝,于街巷搭木橼棚架,别出心裁挂出三面成对的灯对联,廊间悬挂各式简易彩灯,并亲自书写“不二扬州”横额和“半间松棚半间架,一重明月一盏灯”等楹联。千户造出这等似江南一带元宵时的夜间灯景,既慰藉双亲,又娱乐百姓。这既是松棚、楹联、灯会三者汇集于一体的关键节点,更是楹联文化在舟曲本土的华丽登场。 从此,这里有了一个久远的传说,开启了一个红彤彤的历史。 (二)、传统 楹联文化,通过松棚楹联灯会的传播,在舟曲得以流传。同灯会一起历经沧桑岁月,饱经风雨,生生不息。数百年来,舟曲人爱联、作联、赏联、兴联,与这两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楹联文化已经融入到了舟曲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过春节时贴春联,或在红白喜事时作婚嫁联,丧挽联,贺乔迁、升学、开张、寿诞、落成联等等。 由于历史变迁,清代中期以前的联家已无可考察,但至迟在清代后期,舟曲已有记载清楚,师承有序的联家及联作。其中,代表人物有清同治年间的贡生张尚仁,稍后有西固州同黄为楷、峰迭贡生洪文蔚,清末民初有张万杰、沈澍霖、杨培俊、杨秀章、张问仁,民国时期有刘可仁、李品芳,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有房存义、张鸣凤、杨述椒、赵兴、杨淑、杨慕椒、王正德等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鸣凤、杨述椒、赵兴等人承前启后,恢复了中断近三十年的松棚楹联灯会,并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楹联文化传人,使舟曲传统的楹联文化灯火不灭,联花再开。舟曲传统的楹联文化正是因为有了一代代本土楹联艺术家的坚守,才能传承至今。 关于历史上很早时候的松棚楹联灯会情况,没有留下一丝半爪的图片资料。 据说,1954年元宵,曾办过一次灯会。 当代人最早观赏到元宵松棚楹联灯会,是在1980年代初的时候。1982年的元宵,舟曲城关的四条大街上,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村上的老文化人按照1949年以前的记忆,指导村民们各自筹集长杆,一家负责搭建一间廊架,村上将在林业部门募集到的松枝覆盖在廊架顶上,将文化人在红纸上写好的对联贴到灯对上,再把灯对挂到长廊两面的杆子上。那时,还没有电灯,晚上是用放在灯柱里的青油灯照亮的。从正月十二到二十一,县城大街小巷上长廊贯通,白天松枝成荫,晚上灯火辉煌,家家上街观灯,孩子提灯游玩,游人赏联品文,舟曲县城成了一个灯联的迷宫和火红的殿堂。 正月十九的晚上,村民们按照古老的传统,将各自庙里象征天上主宰子嗣的“婆婆”盛妆在华丽的轿子里,一村一位“婆婆”,十六位“婆婆”按照以往的排序,一起浩浩荡荡从城东到城西,让“圣母”也欣赏人间的辉煌。这些,整个构成了舟曲县城正月的喜庆气象。 对于小城正月里的这阵喜庆,普通老百姓看的是热闹,图的是红火。但是一些有文化的人想得更多,思考得更深远。 杨述椒与赵兴,是老一辈中松棚楹联灯会的传承人和思考者的代表。杨述椒(1929-2006),字剑锋,舟曲城关镇北关村人,解放前在西固县政府教育科任职,解放后在宕昌县文化馆、舟曲一中任职,为舟曲县政协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改革开放以来,他为舟曲楹联灯会作了大量雅俗共赏的佳联,有大量道德教化和风俗人情佳作传世,不论是赋诗成篇,还是应邀作联,都极为讲究文韵悠远,务必使押韵对仗工整严谨。杨述椒先生目前存世的文稿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摘录、撰写的楹联诗词,其中保存了舟曲近代联家洪文蔚、张尚仁的传世诗文楹联。赵兴(1925-2007),字诗林,号懒翁,是舟曲县城关镇北街村人,擅长诗联、书法,曾在舟曲商业部门工作,为舟曲县政协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三届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常委,舟曲县城凡举办元宵松棚楹联灯会,他都积极参加,创作有新意的对联,挥毫书写灯对。其联或抒情状物,或劝喻讽世,妙趣横生,鞭辟入里,对仗工整,文采斐然,留下了许多被民间传诵不衰的佳作,是舟曲楹联文化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之一,其传世手稿《迎晖楼文稿》,记载了晚清、民国时期,舟曲从事教育、传承楹联文化的部分人物,载有最早研究舟曲元宵松棚楹联灯会的原始资料《舟曲元宵灯会浅谈》一文,以及自撰的部分楹联作品。《晚秋诗联集》手稿则汇集了他历年所作的全部楹联、诗文。 赵兴先生在《浅谈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