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声的缺口纪尘的女性写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声的缺口:纪尘的女性写作 肖晶 当下,女性写作呈现出作家以个人生存体验来表达女性生命体验的自觉。许多女作家在社会中心价值之中或之外诗性地表达女性个体生存的可能与局限,她们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并试图从男女两性的关系上去浮显女性经验,放大女性感受。她们把文学引向了一个微观世界。纪尘的小说,便具有这种特质:她从生命本体的角度,完成了对爱情和性的悲剧透视,淘洗出人性深层的污垢和泥沙,在女性写作中“为自己寻找并调节一种最为舒适的姿势”[1],内心深处却保持了一份对文学艰苦卓绝的坚持和对美学的坚守。 纪尘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当代小说》、《作家》、《芙蓉》、《大家》、《钟山》上发表《风之花》、《没有计划的背叛》、《爱情故事》、《205路无人售票车》、《九月》、《缺口》、《美丽世界的孤儿》等长短篇小说。其中《九月》在2003年全国首届“华夏作家网杯”《中华文学选刊》文学大赛获得一等奖。2007年第7期《青年文学》又推出了纪尘力作《第三支牙刷》,这是一部“为了探询某种事物的本质与意义”[2]的转型期的重要之作。纪尘的女性写作,有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心灵的穿透力。她自觉取向人性、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女性自身,呈现出一种游离在城市边缘和非主流意识的精神状态,这种现实与幻觉交错的特殊状态,显示出她的“理性自觉”[3]和美学素质。 一、自我救赎的女性体验 不可否认,改革后的二十年是女性作家的活跃期。女性,无论从世界史还是从中国历史的位置上看,都属于弱势群体。因此,纪尘的女性写作也呈现出一种悖离的状态: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切不公正与不平等的反抗与决绝;另一方面是自我乏力的无奈与虚弱。女性自我解放心灵与身体的声音在男权社会里总显得单薄而微弱。同时,女性本身绵延千年的心理积淀中传统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女性写作始终负载着历史与现实的压力。这就使得纪尘的小说写作在这种压力之后呈现出三种走向。 一是自我救赎的诗性叙事。纪尘以女性的敏感、阴郁和孤独,逼视着内心焦虑,表现出自我救赎的审美趋向。她注重意味与氛围的叙事风格,在内向地表现个人经验与想象的同时,回避了与强大的现实世界的短兵相接,用作茧自缚的自我封闭来保护自我不被外界所侵犯。她的《缺口》,由一个盲人,一个有声世界的弃儿来叙述,“从黑暗开始,从河流开始,从一把无所不能、锐利的刀开始”[4]。这种诗性的语言和朦胧的意境缥缈无定,构成了纪尘一而再地沉浸于女性绵密的情感世界,以诗性的沉思来展示女性灵魂诉求,力图建立一个自足的内省的女性世界。纪尘在《缺口》题记中写道:“阴影般的往日是由一些虚无缥渺、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组成的。它是思念的精致灰骸。它于无形中将现实消融——就像已燃烧掉的香烟——灵魂被呼出,余留灰烬。”[5]这种近似于谵妄的自言自语建构了纪尘文本中的女性世界。它是故事的,又是内心的,它穿透了纪尘的内心世界。她的写作是从她个人的内心出发,带着淡然的旁观者态度,带着自省和自我救赎的诗性叙事风格,引领读者走进故事的深处和内部。纪尘以《缺口》来命名自己的小说,或许正是对目前的写作环境和人生状态的一种自我救赎的精神认知。 二是构建女性作为自觉写作主体的女性体验文本。纪尘的女性写作仍然保留着对男权话语优势地位的迷恋,这也是作家自甘于边缘状态的潜在心理因素之一。这就注定了纪尘的小说将更加努力鲜明地立足于女性视角,以阐释女性文本中的女性本真体验。尽管这种不余遗力的表达方式显示出一种天生的无力感,但仍然可以给这个世界添点亮色。 纪尘的《爱情故事》从一个声音开始,“故事的两端,分别是两条盘旋扭曲的电话线。这两条曲线就像她手心扭曲交错的掌纹,也像,这个不按年表出版的故事脚本”[6]。这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女性本真体验的思维度,有助于读者更深刻、更细致入微地体悟女性文学的时代脉搏和独特风韵。在纪尘的小说中,这种不自觉的男权意识,以一种异化的方式存在。而女性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惜全盘接受男性对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把握,并试图借用男性的声音来完成自己间接权力与地位的获得。这其实“只不过是男权思想在另一种形式下的改头换面”[7]。这在当前也许是一种无奈的存在,但是如果女性文学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与男性抢夺话语空间的霸权地位,而不在于实现女性自身心灵与身体的解放,那么这本身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爱情故事》从女性的视角对女性自身独特体验的自由言说,注定要质疑直至解构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男权中心话语,带着女性书写的独特审美品格和精神禀赋,倾听女性自已心灵深处的生命呼喊,是女性对自身生命体验的捕捉。在小说中,“疯子”是一个象征,可以视作是女性书写从被迫“失语”向主动“言说”过渡的一种象征。“疯子”和“声音”是纪尘在性别意识觉醒后的女性面对并立足于险象环生的社会希望有所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