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卦第四十四下巽风上干天-天风姤卦.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姤 卦 第 四 十 四 (下巽風 上乾天 - 天風姤卦) 姤,女壯,勿用取女。 【語譯】 姤,音構,遇也。故姤卦象徵相遇之意,卦象一陰在下,上遇五陽。施於人事,則為一女而遇五男,有女壯過盛之象,故戒人不宜娶此女子。 ◎用,宜也。 ◎取,通「娶」。 【先哲釋義】 1 . 程頤曰:姤,一陰始生,自是而長,漸以盛矣。陰長則陽消,女壯則男弱,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取女者,欲其柔和順從以成家道,女漸壯,則失男女之道,家道敗矣。姤雖一陰甚微,然有漸壯之道,所以戒也。 2 . 朱熹曰:姤,遇也。決盡則為純乾,為四月之卦,至姤然後一陰可見,而為五月之卦。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故為遇。遇已非正,而以一陰而遇五陽,則女德不貞,而壯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陽。 3 . 李士鉁曰:一陰在下而進,五陽在上而退,進則勢盛,終必消陽,故曰「壯」。陽當強,陰當弱,女而壯,非家庭之福,且陰道從一,以一陰而承五陽,非女之道。不期而遇,婚姻之禮不成,故曰「勿用取女」。 4 . 劉沅曰:姤,五月之卦也。一陰生在內而為主,陽反為客,其勢自壯。小人道長,由君子假之以權,始進而即戒以「勿用取女」,能防其漸,彼何能為? 5 . 趙善譽曰:陽至四而謂之大壯,陰始一畫已曰「女壯」,聖人防微杜漸之義也。 6 . 項安世曰:小人方壯,引以為配,必至滅剛,故曰:「勿取」。 7 . 黃壽祺曰:史記佞幸烈傳序云:「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此史遷用以鞭笞巧言令色以求遇者流,與垢卦主張相遇之道,當合禮守正之卦旨,略可相通。 8 . 序卦傳:夬,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哉。 【語譯】 彖傳曰:姤乃相遇之意,姤卦乃指陰柔遇上陽剛。以卦象釋之,則初六一柔上遇二至上之五陽。施於人事,即女遇上男,一女而遇五男,其勢甚壯。 卦辭所謂「勿用取女」,如就卦象取義,乃意謂不可助使陰氣繼續增長。而施於人事,一女而遇五男,則不足以稱美。然而若天地間陰陽能正當相遇,則萬類事物皆因此而發展昌盛。陽剛若遇中正之陰柔,則天地化育之功,必將大為流行;而男得幽貞之女,則天下人倫教化,乃得大行其道。故陰陽相遇之時,有其重大的意義。 ◎品物咸章,謂萬類事物皆因此而彰顯。章,通「彰」,顯也。 【先哲釋義】 1 . 程頤曰:姤之義,遇也,柔遇剛也,一陰方生始與陽相遇也。取女者,欲長久而成家也,唯此漸勝之一陰,將消勝於陽,不可與長久也,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惟陰陽不相交遇,則萬物不生;若天地相遇,則化育庶類,萬物彰明。以九二剛中之臣,遇九五中正之君,其道可大行於天下。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事務不相遇則功用不成,故姤之時與義皆至大也。 2 . 孔穎達曰:卦得「遇」名,本由一柔與五剛相遇,故「遇」辭非美,就卦而取,遂言「遇」不可用,是「勿用取女」也。故孔子更就天地歎美「遇」之為義,不可廢也。天地若各亢所處,不相交遇,則萬品庶物無由彰顯。必須二氣相遇,乃得化生也。 3 . 司馬光曰:世之治亂,人之窮通,事之成敗,遇不遇而已矣。 4 . 劉沅曰:取女者,室家長久之道,一陰而敵五陽,不期而遇,則女德不貞,不可助之,使其日見增長也,以陰常勝陽,故戒之防其漸耳。九二以剛中之才,遇九五中正之君,品物咸章,天下之教化大行,小人在下亦不能為害。 5 . 莊氏曰:一女而遇五男,既不可取;天地匹配,則能成品物。由是言之,若剛遇中正之柔,男得幽貞之女,則天下人倫之化,乃得大行也。 6 . 蘇軾曰:九二亡而後為「遯」,始無臣也;九五亡而後為「剝」,始無君也。姤之世,上有君,下有臣,君子之欲有為,無所不可,故曰「天下大行」。 7 . 馬其昶曰:陰氣浸強,陽當制陰,勿助使長,則陰不為害,且有剛柔相遇之美,此姤之時義也。 8 . 馬振彪曰:坤初陰,象霜而未冰,已防其堅冰而示戒;姤初陰,象女而未壯,已防其壯,感而勿用。聖人常思患而預防之。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語譯】 大象傳曰:姤卦卦象下巽風、上乾天,而成天下有風之象。風行天下則無物不遇,故稱為姤。 君王應效法姤卦風行天下,無物不遇之象,悟知當施發命令,以告化四方之民,以求君民能上下遇合。 后,君王。 ◎誥,諭告也。 【先哲釋義】 1 . 程頤曰:風行天下,無所不周,為君后者,觀其周徧之象,以施其命令,周誥四方也。 2 . 翟玄曰:天下有風,風無不周布;故君以施令,告化四方之民矣。 3 . 劉沅曰:風,周遍四方,無一物不與風相遇。天與萬物遠,而鼓舞之以風;后與民相遠,而鼓舞之以命。俾微陰之潛伏者,有以震動而散發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