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2009-10-13 11:3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blockquote任何想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E。M。罗杰斯/blockquote
众所周知——或者说我们的课本上众所周知,传播学正如其它的很多学科一样,有着传说中的‘N个奠基人’——通常的传播学史上,N=4。
这四位奠基人级的大神的名字分别是: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别的学者们说,“是的,就是他们。”
但是E。M。罗杰斯对他们说,“不,他们只是先驱者,威尔伯S226;施拉姆才是奠基者。”
blockquote他们并未将自己看作传播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么看,他们也没有建立传播领域的学术机构,也没有放弃自己同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关联。/blockquote
而将那些在一战和二战中,以隐秘的XX中心形式汇集学者进行研究并应用在军事上的现代传播学雏形于战后发扬光大的,实际上是那位提出‘四奠基人说’的威尔伯S226;施拉姆自己。
曾几何时,B。贝雷尔森这位符号说的代表人物因为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这四位大神正失去对于传播学研究的兴趣(我恶意的猜测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失去兴趣,而是从一开始他们对于‘传播学’的研究,就带有军方强制色彩,所谓的失去兴趣,不过是他们‘想要回去’罢了),相继回到各自的原来的研究领域——于是传播学领域在尚处新兴阶段之时,便已走向衰微——当然,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在看到这位微须的美国人的这些感叹时,都会以一种未来人的口吻感叹这位著名的学者是多么的缺乏前瞻性——所谓的信息时代,传播学是多么重要啊。(u关于这个,看看中国有多少高校赶着时髦去开这门课程乃至设这门专业就一目了然了/u)。
于是,一切的荣光,在争夺赞助和科研经费的乱战以及常春藤高校的互相攀比之中,由亲爱的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和新闻学系系主任(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这个职务上),在他的书中用了将近20%的篇幅为那位‘使得传播本身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施拉姆装点——这位传播学集大成者二战期间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与众多学者共事(而且奇迹般的,在战后没有像他的很多同事那样完全放弃这个领域),战后又从依阿华大学转战伊利诺依,又战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一创立传播学系、撰写传播学教材、培养传播学博士(u他居然每次都能申报博士点成功/u!)、建立传播学研究所的传奇经历。
我想E。M。罗杰斯对于三这个‘神圣的’(关于三的神圣,那是圣经学者们经常叫嚣的话题)数字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传播学的起源来自十九世纪中期的是三大理论(当然,这三大理论也可以称为是欧洲三大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三个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芝加哥学派。
于是当他一次次的看到自己的专业科目有‘四位奠基人’的时候,他爆发了——为什么是四个不是三个?与其要四个,还不如干脆只要一个。
于是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段落——他们并未将自己看作传播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么看,他们也没有建立传播领域的学术机构,也没有放弃自己同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关联。
说真的,这很像是我常去的bbs上的掐架,帖子作者的原话时常是反驳他们观点最好的道具——bbs上小女生之前的吵架如此,学术界的大师们的u和平探讨/u也如此。
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师就是大师,就算是u和平探讨/u,也是有理有据有论有实的。
于是弗洛伊德老先生的精神分析理论被冠以‘有效性缺乏确切的科学根据,对其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以它表面上的有效性为基础。’——好吧,老弗那一切与性挂钩的爱好和理论系统本来争议就很大以至于心理学家们说那是哲学领域哲学家们说那是心理学领域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有的拿心理学学位有的则是拿哲学学位至于到底该算什么恐怕那位奥地利医生自己也说不清楚,pass。
帕洛阿尔托学派那说着‘人们不能不传播’在本质上将传播等同于人类行为的传播本质论,又被指责存在过于宽泛的嫌疑——传播就必定有意图吗?这是个问题。
至于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这一概念本身便未能对自我如何构成的问题提供解释,于是大家尽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体与多少人交往,他就可以有多少个自我’——人人都是人格分裂,但他可敬的芝加哥大学同事米德发明的‘一般的他人’概念简化了这一难题。
u我注意到,这里又是一个三/u
或许一个好的传播学学者,其本质就是要有一脚踩进河里之后不但停下来发呆思考河水来自哪里还要执着的就那么一步一步逆流而上去寻找河水源头的好奇心——或者说对八卦的天生热爱,在《传播学史》一书中,E。M。罗杰斯大神也已一种难以描述的爱,列举了传播学史上的那些最为经典的研究和试验——上帝保佑,这回他不止列举了三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