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战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 第4期晋东南师专1997年12月15日 二战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 李 (晋东南师专政史系 伟 长治046011) 战后,由美国占领军总部在日本强制推行的一系列民主化改革,于1952年基本结束. 随着1955年自民党开始一党执政,日本的国民经济开始走向全面腾飞,高度增长的阶段. 这就是说,战后日本的现代化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带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 用不仅表现在时间上,而且也极为深刻地体现了空间的广度.正如一些日本经济学家所指 出.离开战后的民主改革,就谈不上日本的’战后体制’,也谈不上战后的经济发展.”① 美国占领军总部推行的一系列民主改革,是日本整个社会改革的基础,也是战后日本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45年8月22日美军进驻日本开始,至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正式生 效为止,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军总部对战后日本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治理,并实施了一 套民主改革方案. 代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意志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战后日本的发展方向,即 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它不仅是全世界人民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彻底清算,也是重建日本, 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 194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发表《合众国对日初期方针gt;,重申遵照lt;波茨坦公告gt;精 神,确保战后日本实现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两条基本决策.11月3日,麦克阿瑟在lt;联合国 最高司令官对战后初期的基本指令》中宣布:”联合国对日本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 障使日本不再构成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并创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 制定新宪法,是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法律性表征.作 为被人们称之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来说,它必然规定着诸如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 济制度,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等基本原则,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带有社会 根本性的大问题.由于宪法在法律上具有最高效力,因此,它对社会各要索的改革就带有 勿庸置疑的规范性,制约性和可容性. 日本以负有责任,和平成员的身份参加国际社会的各种条件,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必须 采取的若干政策,在《波茨坦公告》中已经阐述.这些政策体现在”强化统治制度,经济制 度,社会制度上的民主化倾向与过程”.② 1945年1O月11日,占领军总部提出了实施五项改革的方案,即妇女参政权和妇女 £ 第4期李伟二战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49? 解放I保障工人的团结权和集体交涉权I废止具有专制性质的各种制度I非军国主义教育I 经济机构民主化.开始全面推行以政治改革的中t,-的民主化改革运动. 接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各项改革: ①解散一切武装力量,铲除法西斯统治的军事基础I②逮捕战犯,追究政界,财界领导 人的战争责任I⑨解散右翼团体,清除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I④批判天皇制,实行政 教分离I⑤废除旧法令,允许人民参政,议政I⑥裁减政府机构,实行”五大改革”. 随着民主化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广大日本人民强烈要求制定新宪法,美国占领军总部 便指令日本政府着手修改宪法的工作.币原内阁于1945年11月成立了以国务大臣松本 蒸治为首领的”宪法调查委员会”,并于1946年2月1日发表了”宪法改正案”(亦称”松本 草案”).以”保持天皇总揽统治权”⑨为主要特征的”松本草案”一书笼,便遭到日本人民的 强烈反对,同时也受到占领军总都的严厉批判.同年7月2日,占领军总部向日本政府递 交了”关于日本新宪法的原则”④(亦称”麦克阿瑟草案”),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作了非原 则性改动,正式提交议会审议.l1月3日,议会通过并正式公布了’日本国宪法’,半年后, 即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 ‘日本国宪法》(以下称新宪法)与1889年天皇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下称旧宪 法)相比,在指导思想,法理原则,国家政治原则,民主原则,经济原则等方面有着许多本质 性不同,并且有鲜明的特点. (一)反封建的历史性深度 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尽管它使日本很快走上近代资本主义的发 展道路,但日本的资产阶级并没有,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因此,日本的近代资 本主义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封建性和军事扩张性.旧宪法在前言中宣称”国家的 统治大权系朕由祖宗继承之,并将之传于子孙.”旧宪法第1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 一 系的天皇统治之.”确认了”主权在君”的封建统治原则.第3条,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 犯”,更是将神道与君权合而为一,突出了封建色彩.在旧宪法全部76项条款中,凡可指及 的日本人,在法律上一律限定为附属于天皇的”臣民”,整个宪法的指导思想和法理原则充 分体现封建主义的君巨关系. 与此相反,新宪法在前言部分就突出了反封建的原则,宣布”主权属于国民”,”本宪法 即以此原理为根据”.在宪法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