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课文常见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诗歌 童话故事 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1、借物喻人: 2、托物言志: 3、文章中应用相互照应的方法(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4、引用名人名言的: 小学课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 5、把回忆与现实结合起来写的: 6、虚实结合的: 7、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8、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 ? 9、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的方法(想象、联想): 10、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 11、还有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等方法说明事物:一般说明文都有 12、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的: 13、采用对比的写法的: 14、 各种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方法,如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按时间(季节)或地点的变化写: 按地点的变化写的,主要运用在游记中。 按总分总的结构写: 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来写: 15、通过一件事(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16、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这样既能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举出一些准确、恰当、有代表性的例子。 分类别:是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逐一说明的方法。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 作比较:选择与说明事物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外部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 引用:在说明过程中,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 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 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 判断下面几段文字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般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人民服务》。 常见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3、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1、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2、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固执和懒惰是滋生失败的壤。 3、通过勤奋认真学习获得成功的返利很多,童第周就是其中的一人。 4、许多知识从书本可以直接获得,许多创新又是在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反复思考后有所领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 《巨人的花园》 《丑小鸭》 《七颗钻石》 在一篇文章中,一般都不只有一种表达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具体的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