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卷 第1期 社会学评论 Vol.6 No.1,Jan.2018
2018年1月 SociologicalReviewofChina
《中庸》的位育思想及其诠释
——兼论潘光旦的位育论
徐 磊
内容提要:位育,经潘光旦的创造性解释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重要概念。笔者认为,对《中庸》位育及其诠
释的历史进行解读,是理解潘光旦位育论的关键。研究指出,《中庸》位育思想包含两方面的理论问题:第
一,个人与环境的统一,尤其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位育的理想状态;第二,中和是实现位育的方法。这两
方面的陈述,经朱熹、王阳明、王夫之、戴震等人的发展,得到潘光旦的回应,在某种程度上,潘光旦提出的位
育论,正是《中庸》位育思想在近代的发展。在潘光旦的创造性解释下,儒家位育思想直接切入到当下问题
中,即如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位育。
关键词:位育;儒家思想;个人与社会;潘光旦
位育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从个人、社会到国家的位育,是历代思想家们的核心关怀。山东曲阜
孔庙大成殿里历代皇家赐予的多块匾额中就有一块上书“中和位育”四个大字(费孝通,2013:242)。潘光
旦则把儒家思想中的位育概念接引到中国社会学中(潘乃谷,2000)。费孝通(1994)更明确指出发掘人和
人“中和位育”的经验是社会学学者应尽的责任。在过去有关潘光旦位育概念的研究中,李全生(1997)指
出它至少超越了个体与社会的对立,动态与静态的对立,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对立,传统与西方的对立;吕文
浩(1998)指出从位育概念来理解潘光旦学术思想的全貌具有重要意义;费孝通(2000)认为,位育是潘光旦
全部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己如何健全相处进行的理论思考;刘建洲(2003)阐明,潘光旦的位育论包含一
种美好的重人道社会理想,它的提出在社会学理论发展上是一种创新,昭示着生物学演化论思想和传统中
国文化结合的一种路数,是社会学中国化难能可贵的探索方向。但是,这些研究似乎忽视了潘光旦位育概
念与儒家位育思想的联系,笔者认为,只有对儒家的位育思想及其诠释的历史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
理解潘光旦位育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
一、《中庸》位育的含义
位育现于《中庸》的首章末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1983:18)。对于该章在《中庸》全书
作者简介:徐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理论。
- 45 -
《中庸》的位育思想及其诠释
中的位置,朱熹(1983:18)说道:“杨氏所谓一篇之提要是也。其下十一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
义。”这就是说,第一章是《中庸》全书的宗旨所在,其后章节均是对此章内容的进一步展开。而位育处在此
章收尾,似乎尚可再加一句“中和位育,乃一章之提要也”,位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①
位育,可能是《中庸》最易理解而争议最少的两字。郑玄释位育为:“位,犹正也。育,生也,长也”,孔颖
达疏云:“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万物得其养育焉。”(郑玄,2000:1662-1663)朱熹对
位育的解释,亦含天地正位、万物养育之意,他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朱熹,1983:18)天
地正位,即是安其所;万物养育,即是遂其生。那么,天地正位,万物养育,具体而言是何景象?《荀子·天论》
解释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
生,各得其养以成。”(王先谦,1998:308-309)《荀子》此论,正可与《中庸》第二十九章互相映照:“辟如天地
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朱熹,
1983:37)天地不正,万物不育又是何景象?在《周易·文言》中有“天玄地黄”之说(郑张欢,2006:314),意即
天崩地裂的乱象;朱熹(2002:559)解释为“三辰失行,山崩川竭,则不必天翻地覆,然后为不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对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PDF
- 不同的表扬不同的结果-南科实中.DOC
- 不同类型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变化研究-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PDF
- 不同过敏体质母亲母乳中PUFAs与免疫因子的差异及相互性研究.PDF
- 不同贮存条件对荔枝果实单宁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不同采后处理对青花菜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PDF
- 不含麸质饮食指导GlutenFreeDiet-西园医院.DOC
- 不同退化梯度上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养分的对应分析-畜牧兽医学报.PDF
- 不良广告医药-DrugOfficeDepartmentofHealth卫生署药物办公室.PPT
- 不计热损失求测量的相对误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