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纳兰性德悼亡词浅析 学生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 年 季 指导老师: 职称: 中学高级 试点学校: 目  录 序论……………………………………………………………(1) 一、触景生情,一片伤心……………………………………(2) 二、抚今追昔,悔不同携……………………………………(3) 三、寄梦托月,以寄余生……………………………………(4) 四、悼妇叹己,人间无味……………………………………(7) 结论……………………………………………………………(8) 纳兰性德悼亡词浅析 内容摘要: 悼亡词是纳兰性德涕泪泣血之作,其感人处全在性情之真和感人之深。词作以情取胜,荡气回肠的情感力量营构出强烈的悼亡氛围,创造了充满哀怨、感伤、缠绵、悲凉的感人气息。“真情”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基础, 是其作品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最本质原因,它赋予了纳兰悼亡词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傅庚生说过:“作品之感人深,自于作者之至诚……至诚之发,又自于深情……文学创作者执其高尚之人格,挟其浓厚之感情,出之至诚,发为文字,其感人之能力自深,遂成为千古不朽之杰作矣。”纳兰性德以清新自然的语言, 不加雕饰地表达真切的内心感受, 道出了人所共知的普遍而深切的情感, 以血泪构成的肺腑之作成为千古之绝唱。 关键词:触景生情 抚今追昔 寄梦托月 悼妇叹己 “悼亡”,本应指对逝者的哀悼,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对亡妻的忆恋之情思,“悼亡”便成为“伤悼亡妻”的专有题材,后世不少文人涉及这一题材,但优秀之作屈指可数;如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的《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直至清代,其艺术成就能与前人相媲美的就不能不推“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了。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康熙盛世,长在裘马轻肥、钟鸣鼎食之家,父亲纳兰明珠位居宰辅,显要当朝,纳兰性德自己的仕途亦是平步青云,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身受皇帝宠信。而与其尊荣享乐、无所不备的贵族生活相对照,他的词作却给人另一番情景:情调凄凉哀婉,气氛悲郁怆恻,字里行间充满怨恨幽愤,贯穿他的全部词作。 纳兰性德这种“哀感顽艳”艺术风格的形成与爱妻卢氏的早逝有着重要的关联。纳兰性德在20岁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为妻,夫妻情投意合,琴瑟音通,可谓是封建爱情中的并蒂莲花;“无奈尘缘容易绝”,三年后,卢氏与世长辞,这成为词人心中永远的痛;词人的悲愁情怀无以排遣,只能将心中对亡妻的思念化作字字血泪,谱成一曲曲缠绵哀怨的悼亡词。正如著名学者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纳兰的悼亡词不仅开拓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淳厚,情真意切,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脱脱地吐露到了纸上。” 纳兰性德在《饮水词》中明确标出“悼亡”的词有七阙,词题虽未标“悼亡”而词实为追思亡妇的约有三十几首。置身于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氛围中,我们会被他的那份诚挚感动,会为他那痛苦、压抑的生命而思考,他自然流露出的对卢氏死去的悲痛、怀念、悔恨以及愿追随她而去的真情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之所以感人肺腑,则缘于他的“情真”,正如王国维赞叹的那样, 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笔写情……情切如此, 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 一、触景生情,一片伤心 春伤花残,秋悲叶落,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情绪。纳兰性德怀着伤春悲秋的情节,面对“春花秋叶”,“触绪还伤”,虽以自然之眼观看客观景物,却因心中的伤痛因情改景,使得笔下的景都染上了主观凄凉的色彩,词人看到的是“历历残山剩水”,是灰色的、低调的衰景。 春天是万物萌芽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春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在敏感的词人眼中,美好的春色转瞬即逝,最终留下的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景象,初唐诗人卢照邻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争相开放的百花是春天的象征,在纳兰性德的笔下则成为凋零飘落之花,残落之花。如词人的悼亡词中多处出现梨花—— 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遍》)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沁园春·代悼亡》)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吹零落。(《虞美人》) 洁白的梨花开得非常漂亮,正如卢氏那冰清玉洁、楚楚动人的神韵,但好花不常在,总是会被雨打风吹去,“一宵冷雨葬名花”,妻子的生命也如昙花一现,年纪尚轻就不幸亡故,两人的恩爱及此夭折,徒留纳兰一人“一片伤心”。 在热情如火、五彩缤纷的夏天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