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概述【文献综述】.docVIP

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概述【文献综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 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概述 摘要:根据国内外论文,列举了海洋浮游植物的采集和研究方法。并以渤海湾和浙江的台州列岛、南麂、马鞍列岛浮游植物采集研究的结果为依据讨论了浮游植物组成与周期变化对渔业和赤潮的影响。 关键词:浮游植物;采集规范;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规划,要制定规划就得先进行环境调查。而生物监测与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相比,它更能综合地监测环境,更密切地反映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质量,所以浮游植物的调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浮游植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海洋浮游植物的监测有助于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海洋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海洋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常年对某一地区浮游植物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家筛选有价值的种类,用于各种经济开发。 2浮游植物的采集与观察 浮游植物采集与观察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但各方法大致有很多相似性。 2.1采水器 各种采水器均可,一般浅水(〈10m)水域可用玻璃瓶采水器,深水域则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 2.2浮游植物网 内陆水域调查一般采用25#浮游生物网(网目直径64μm),海洋调查可采用浅海Ⅲ型网(网目直径200μm),但根据所需浮游植物的到校不同还可选择浅水l型网、浅水Ⅱ型网。浮游植物网均为圆锥形网,用尼龙筛绢缝制而成。 2.3浮游植物固定 浮游植物的固定常采用鲁哥氏液或体积分数为5%的中性甲醛固定、20%浓度的缓冲甲醛、4%中性福尔马林、体积分数为8%的碘液等。 2.4浮游植物的采样层次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在水体水深设置采水层次。有从底层至表层作垂直拖网采集、从5 m层至表层垂直拖网采集等。采集水样的同时,现场测量各项理化因子,如水温、盐度、pH值、N、P营养盐、叶绿素等。 2.5浮游植物的观察 样品经浓缩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鉴定、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3个整片,取其平均值,分析研究浮游植物。或样品经浓缩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个别疑难种类进行电镜观察。 3 种类组成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在不同时间、不同水域有很大差别,甚至在同一水域的不同采集点也因受到的影响因素的差异而有很大不同。所以采样点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 渤海调查所获浮游植物(杨世民,2007),经初步鉴定主要由硅藻和甲藻两大类组成,还有少数金藻和蓝藻,共有34属60种。其中硅藻28属53种,甲藻4属5种,金藻1属1种,蓝藻1属1种,渤海湾的硅藻主要为近岸广温广盐性种,其中优势种有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 nitzschia)、圆筛藻 (Coscinodiscus spp.)等,还有一些底栖硅藻也常出现,如曲舟藻(Pleurosigma spp.)、舟形藻(Navicula spp. )。与历史资料相比,渤海湾耐污种数量明显增多,而角毛藻属的种类,无论从种类数和细胞量都大大低于以往的调查结果。 在台州列岛海域(陆斗定,2001)检出浮游植物60种,分别隶于25属,其中春季出现28种,秋季出现51种。春季普遍出现的种类有: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琼氏圆筛藻(Cos.jonesan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巨圆筛藻(Cos. Gigas)等;秋季普遍出现的主要种类有夜光藻、梭形角藻(Ceratium fusus)、琼氏圆筛藻、蛇目圆筛藻(Coscidiscus argus)、豪猪刺冠藻(Corethron hystrix)、洛氏角毛藻(Chaet . larenzianus)、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 longissima)、叉分角藻(Ceratium furca)、长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新月球甲藻(Dissodinium lunula)、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tii)等。 南麂(陈舜,2009)从采集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34属128种(硅藻104种,甲藻23种,蓝藻1种,),其中能形成区域性赤潮的浮游植物有14种。8个航次的观察计数显示,在春季南麂海域浮游植物以甲藻为主;夏季和冬季以硅藻为主;秋季大部分时间以硅藻为主,有时以甲藻为主;冬季以硅藻为主。除冬季外,其它季节都出现了赤潮,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植物春季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夜光藻;夏季为中肋骨条藻、拟尖刺菱形藻(Pseud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