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呼吸系统抗菌药物.ppt
* * * * 2、两种抑菌性抗生素联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加作用。 红霉素联用氯霉素; 红霉素联用四环素; 四环素联用氯霉素。 这些抗生素联合使用后之所以表现为相加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均是通过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快速抑菌剂。 3、杀菌性与抑菌性抗生素联合使用时,一般多表现为无关作用或拮抗作用。 青霉素联用红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等。 这是因为青霉素是快速杀菌性抗生素,对处于繁殖期的细菌作用最强; 而红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则是快速抑菌性抗生素,可快速抑制敏感细菌的繁殖,如果把它们与青霉素联用,则可导致青霉素“无菌可杀”,无形中削弱了青霉素的杀菌能力,反之亦然。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 约25%发生协同作用; 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大多数为无关作用); 而发生拮抗作用者仅占5%~10%。 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杀菌剂联用后协同作用的机会增多; 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可产生拮抗作用; 快效抑菌剂之间联合一般产生累加作用; 快效与慢效抑菌剂联用也产生累加作用; 静止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用可产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 繁殖期、静止期杀菌剂、快速抑菌剂联合应用,常发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PK)和药效学 (PD)间的关系 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是指研究抗菌药物对病原菌作用的量效关系 ,其指标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s)、最低杀菌浓度 (MBCs)、抗菌素后效应 (PAE)以及ED5 0与LD5 0 /ED5 0 (疗效指数TI)。 抗菌药物的体内疗效与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 ,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由此可见 ,PK/PD是判断抗菌药物疗效的基础。 各种体内、体外研究试验结果已经证明只有游离的抗菌药物才能在体内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 其杀菌作用有两种模式 ,即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大环内脂、万古霉素、四环素等。 其血药浓度达到有效临界浓度后,再提高浓度其杀菌作用并不增加。 本类抗菌药物一般多无抗菌素后效应(PAE)或PAE很短 ,因而需要持续长时间保持血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才能杀灭细菌。 这类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主要依赖与细菌接触的时间。所以这类药物一日量的给予 ,需要平均分配 ,如Q6h或Q8h给药 ,以维持血药浓度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持久的药效及抗菌素治疗后效应(PAE )。这些类别的抗菌药物在血液中的峰浓度越高 ,其杀菌效果就会越好。因此 ,非常强调单位时间的游离药物的血峰浓度。 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给药方式 :静脉推注的效果优于静脉滴注的效果 ;快速静脉滴注的效果 ,优于慢速静脉滴注的效果 ; 同时 ,一天的药量可一次性给予。这样即减少了给药次数 ,也减少了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注意抗菌药物的PK/PD的关系非常重要 , 不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也能减少耐药细菌株产生 ,还能纠正目前用药的一些不良习惯 , 是一举三得之事。 (三)不规范使用 1、滥用 许多患者在感冒后,临床医生习惯给吃点消炎药。其实有超过八成的感冒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一般流行性感冒发热3~5天之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若无继发性感染,很快能恢复健康。病情较重者应注意休息,以热姜汤发汗或多饮开水,发热头痛较重者给予复方阿司匹林片退热。老人、小儿、体质虚弱者,可对症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病毒性感冒可加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吗啉胍片。 如果没有细菌性并发症,则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因为对病毒来说抗生素是无效的。把抗生素当成一种预防药使用无疑是浪费,这种做法只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 2、忽略药效学的因素 (1)抗菌药的配伍在某些情况下,医师只考虑到联合用药的协同和累加作用而忽视了药效学中的互斥作用。如: 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凡是氨基糖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 青霉素类遇湿后会加速分解,在溶液中不稳定,时间越长则分解越多,使药效降低甚至消失,而且产生的加速分解。所以青霉素类应用前溶解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较低且易受pH值的影响,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加速分解。应严禁与酸性药物(如VitC、氨基酸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耐火酸氢钠等)配伍。 (2)不能选择合理稀释液 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粉针剂,需要一定的溶媒才能溶解。 例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最适pH值为6~6.5。偏离这一pH值后其稳定性明显降低,5%和10%葡萄糖pH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