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现象分析研究——以宁波为中心的考察.docVIP

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现象分析研究——以宁波为中心的考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PAGE / NUMPAGES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现象分析——以宁波为中心地考察-社会科学论文 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现象分析——以宁波为中心地考察 刘乔卉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摘 要:晚清,宁波地方自治运动在蓬勃发展地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反地方自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自治初创时期,地方自治机构没能有效处理公所与民众间地关系,以致引起普通大众地不满.地方自治过程中地反地方自治现象,是近代地方政治发展初期地一个缩影.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普通大众对地方自治运动地心理,而且能够了解在地方政权建设初期,国家与基层社会地权利变动关系. 关键词 :清末;宁波;反地方自治;民众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33-03 基金项目:2014年宁波大学研究生人文社科创新基金一般项目(G14019) 1908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各地开始兴办地方自治.①据现有史料,宁波一地清末时已有一批由民间发起地自治组织成立,如1906年慈溪陈谦夫成立慈溪西乡公益社,1907年奉化士绅创办奉化自治会等.此后,宁波府所属各地地方自治陆续展开.然而在地方自治发展之初,自治机构设置不完善,出现自治机构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增加捐税,自治运动实施地措施与民众传统信仰相冲突等问题.因此,地方自治运动伊始,地方社会就屡屡出现反对地方自治地事件,如民众抗交捐税,捣毁学校与自治公所,仇视自治活动等.这些反地方自治运动地现象地出现,一则能够反映出开办地方自治运动之时各种制度地缺陷,二则通过对反地方自治运动地研究可以了解国家与社会地深层关系,反映普通民众对早期地方自治运动地心理.为此,本文拟以宁波为例,对宁波地区反对地方自治地事件及其发生原因、民众心理加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宁波地方自治运动地实施情况和国家与社会之间地关系.② 一、清末民初宁波地区民众地反地方自治事件 清末,宁波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民众反地方自治事件.1906年鄞县姜山举行礼拜会,仙岩寺内向有发给济米之例,但被学堂出面阻止,于是姜山行会众人拥入周家埭南津学堂,捣毁门窗什物[1].同年镇海县霞浦地方有张兆泰等兴办学堂,借用张氏宗祠什物,被当地族人出而阻挠,并将什物捣毁[2].1907年奉化县某乡,前由绅董庄景仲举办乡约,以禁赌为当务之急,有恶徒杨牢违禁聚赌,抽头渔利,乡约禁之不听,反而聚众反对乡约[3].1907年3月,镇海县妙胜寺住持闻馥就曾率众抵制学堂,后县政府将闻馥拘押[4].同年宁波江东明新小学堂,暂借朱桑都神殿为校舍,有乡民将学堂器皿搬运他处,激起公愤,乡民拥进殿内,捣毁学堂器具[5].1907年余姚北乡根据膏捐局定章,应该只捐土浆,但近来又忽及杂物,乃至沙蟹一担须捐钱三百文,以致激成民变,北乡乡民聚众捣毁自治公所,乡民鸣锣聚集一两万人,至沙黄地方与官兵抵抗[6].镇海各区联合会向有议决肉捐,每斤捐银二厘一,该乡自治公所曾函知本乡各肉铺,意拟照行,但东绪乡施公山、孙叶黄两家抵制不认,随后,施公山煽动市民,宣称自治公所现将肉每斤捐洋二分,今日来要捐猪肉,明日要捐鸡鹅鸭蔬菜及房屋椽柱人口,鼓动民众起而反之,杀尽自治诸人.于是施公山孙叶黄联合各村匪聚众千余人,焚毁捣掠公所学堂以及各议员家房屋多所[7].1911年慈溪一地也曾出现僧众反对自治运动,阻扰自治活动,慈溪桃源乡开选民大会,先期订借方广寺为投票区,不料该寺住持僧智圆仗着僧教育会地袒护,不准选民入内,激成公愤[8]. 二、暴力反自治地原因 近代宁波地区民众出现暴力反抗地方自治地现象,产生这种现象地原因是由地方自治机构和普通民众双重作用地结果.就地方自治机构而言,由于没能正确处理自治机构与民众地关系而引起民众地不满;就普通民众而言,由于民众自身文化教育素质地欠缺,导致他们对地方自治认识不清,出现拒不配合和故意扰乱地方自治地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自治公所没能有效处理公私关系.宁波地方自治公所在开办之初,地方自治场所多借用现有庵寺、宗祠作为办公场所.这本是为节约地方自治经费而实行地便宜之举,但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公所与私人、寺庙公私关系,以致出现僧侣和宗祠所有人阻挠地方自治地事件,如1911年鄞县自治公所经官绅协议后,将万寿寺作为地方自治地办公场所,但在与僧侣交涉时,自治公所违反了僧侣自愿原则,出现故意驱逐僧侣地现象,以致引起僧侣地普遍不满,于3月8日发生捣毁自治公所地事件[9].自治场所财产关系如果没能有效处理,也会引起普通民众对地方自治场所地不满,如同年“镇海县霞浦地方有张兆泰等兴立学堂,因借用张氏宗祠什物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