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组成与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 方剂与中药 “药有个性的专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 3.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之如之所欲,以致其效, 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依法选药, 主从有序, 辅反成制, 方证相合。 二、君臣佐使的基本结构: (一)君药(Monarch):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如:茵陈蒿汤湿热证和黄疸病二者统一。 有三点说明: (1)君药一般1,2味,多则群龙无首,药力分散。 (2)金 · 张元素“力大者为君” (3)元 ·李杲“君药分量最多”,要看具体药物而定。如:附子、代赭石。 (二)臣药(Minister)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三)佐药(Assistant) 佐助药: (1)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2)直接治疗次要的兼病或兼证的药物。 2. 佐制药: 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 3. 反佐药: 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1) “反佐”与“反治”区别: ①反佐→ 用药方法。 ②反治→ 从者反治→ 从治→ 是一种治法: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③病情需要用反佐时,“可能出现拒药”,却不是必定出现拒药。 (四)使药(Guide) 引经药:归经、引经报使,引药力直达病所。 调和药:甘草称为“国老”。 (五)例如:麻黄汤 君药——麻黄→治卫闭 臣药——桂枝→治营郁 佐药——杏仁→降肺气平喘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三、病证症结合的组方思路: 辨病与辨证结合,“病→ 证→ 症”三者结合起来选药配伍思路,可以提高组方对病情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一)因病选药: 1. 病: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演变过程,包括各个阶段的“证”和若干特定的“症状”。 2.针对某些病,选择具有一定专属性的有效方药→即“因病选药”: (1)疟母→鳖甲煎丸 (2)肺痈→苇茎汤 (3)破伤风→玉真散 (二)因证配伍: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对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整体反映状态,是疾病当时的不同阶段综合反应的核心。 2. “证” = 病机,“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证是相对短暂不稳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异常整合型式。 如:肝郁→肝火上炎→肝阴虚(肝血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 3.例如: (1)人参(四君子汤)→肺脾气虚证。 (2)当归(四物汤)→肝血虚证 (3)熟地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 (4)石膏(白虎汤)→肺胃热证 (三)因症用药: 症状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的主观感觉,但是症状的轻重往往反映证的变化和病情的缓急。 2.症状对“证”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转归。在审查病机基础上,对某些症状的处理是很必要的。 (1)麝香→开窍 (2)木贼→退翳 (3)乌贼骨、瓦楞子→制酸止痛。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方剂组成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一、药味的变化: 君药不能变。 臣药的变化: (1)这种加减改变了配伍关系,改变了功效。 (2)例如: ① 三拗汤=麻黄汤- 桂枝 君药——麻黄 臣药——杏仁→ 喘 使药——甘草 ②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 君药——麻黄 臣药——桂枝、白术→ 湿痹证 佐药——杏仁 使药——甘草 3. 佐使药的变化: (1)这种加减适应一些次要的兼证的需要,不会引起根本功效的改变。 (2)例如: ①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 厚朴、杏仁。 ②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又有微喘者。 二、药量的变化: 1. 药量一变→药力变→君臣佐使变→功用变→主治变。 2. 例如: ① 小承气汤→阳明腑实轻证。 君——大黄4两→攻下热结 臣——枳实3枚 佐——厚朴2两 →气 ② 厚朴三物汤→气滞腹痛 君药——厚朴8两→气 臣药——枳实5枚 佐药——大黄4两→攻下热结,有助于行气。 三、剂型的变化: 同一首方剂→剂型不同→功用缓峻不同→主治病情轻重不同。 2. 例如: (1)理中丸→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主治中焦虚寒轻证。 (2)人参汤→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主治中焦虚寒重证。 3. 例如: (1)桂枝茯苓丸→主治癥瘕积聚 (2)催生汤《济阴纲目》→主治治产妇难产。经三两日不生。或胎死腹中。 *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