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对名牌消费的社会实践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 学 生 名 牌 消 费 调 查 报 告 大学生名牌消费调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产品日渐丰富,精神生活也多姿多彩。而号称“小社会”——当代的大学校园,也深受其影响,出现了一大批赶时髦、讲档次、要面子的高消费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将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尤其是占很大比重的名牌消费现状,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校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鉴此,我们小组在校园内展开了关于南昌大学学生名牌消费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经我们回收整理,发现我们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 48:52,而数据和结论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名牌消费现状 (一)讲究经济实用是消费主流。价格、质量、潮流、名牌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讲求经济实用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考虑因素,但不难看出,名牌和时尚、流行元素等在大学生消费取向上有着重要影响。如图一所示: (二)追求时尚和名牌。大学生绝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调查中发现,85%的大学生购买 过名牌,只有15% 的大学生没买过(见图二)。 在问及购买品牌产品的原因时,28.8% 为高素质,20.3%为紧贴潮流,16.9% 为有优越感,16.9% 为朋辈影响,10.2% 为高档次、有质量,6.9% 为其它(见图三)。 (三)名牌成为购买各种用品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调查发现,在大学生购买各种用品时考虑的因素比重中位于前两位的分别是牌子和品质。并且所占比例不相上下(见图四)。 二、当代大学生名牌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储蓄观念淡薄,节约意识需培养和加强。调查发现95% 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为家庭。有钱时就大手大脚乱花,而月末或期末时,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大大超出计划范围,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调查结果发现,有85% 的同学曾有过购买名牌的经历,并且名牌的消费费用在他们生活消费中比重在30% — 50% 之间占58% 左右(见图五)。 而在选择名牌的消费方面,主要集中在衣物和电子科技产品。一部分人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名牌消费目的有所偏失。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于名牌消费的动因中,“有面子”、“为了心情愉快”占了很大的比重,次之的为“跟随潮流”以及“怕被人看不起”。这几点,都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名牌消费上过于虚荣,并未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当代大学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及行为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名牌消费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一)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就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甚至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行为。 (二)父母的日常生活消费行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比较溺爱,很多时候默许他们的错误行为。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重视不够。 具体体现为: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关注不够。 其二,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因此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树立正确的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