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2019届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选择题
1.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2.某校准备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适合的路线(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瑞金—遵义—会宁
C. 上海—瑞金—遵义—吴起镇 D. 井冈山—瑞金—遵义—会宁
3.“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诗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C
A. 甲午战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红军长征期间 D. 解放战争期间
4.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秋收起义 D. 武昌起义
5.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 四渡赤水 B. 过雪山草地 C. 渡过金沙江 D. 井冈山会师
6.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 巧渡金沙江 C. 飞夺泸定桥 D. 爬雪山、过草地
7.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8.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传奇。”“伟大的传奇”是指:(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9.下列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应是( )
①翻越大雪山
②飞夺泸定桥
③遵义会议会址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
10.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 1921年
B. 1935年
C. 1936年
D. 1978年
1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 )
A. 红军长征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12.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 从瑞金出发
B. 渡过金沙江
C. 四渡赤水河
D. 会宁会师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材料二:一路上红军带着许多笨重的家当,如印刷机、军工机器等,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行进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红军第几次反“围剿”中?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红军面临怎样的局面?使以上材料中红军局面发生变化的会议是什么?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答案】A
【答案】A
【答案】C
【答案】B
【答案】D
【答案】A
【答案】A
【答案】D
【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