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因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因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因性质及农业区土壤

第二章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土壤孔隙性 二、土壤结构性 三、土壤耕性和物理机械性质 四、土壤化学性质 一、土壤孔隙性 (一)土壤密度和容重 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单位是g/cm3或t/ m3。 土壤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土壤固体部分的组成和重量,一般认为土壤密度的为2.65g/cm3。 土壤容重 1、概念: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干重称为容重,单位g/cm3。 2、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耕作状况 3、容重的应用 (1)反应土壤松紧状况和孔隙度大小 土壤容重大小与土壤孔隙度的关系、及其对土壤肥力中水气运动的影响。容重越大,土壤越紧实,孔隙占土壤体积的比例也就越小,反之土壤越疏松,孔隙体积的比例越大。 (2)对土壤质量及土壤的一些成分进行计算: A. 例1hm2耕层20 cm深的土层,其容重为1.25g/cm3则耕层土壤干重: 10000*0.2*1.25=2500t (二)土壤孔隙度 1、概念——土粒与土粒之间 的孔隙称为土壤孔隙在自然状态下,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总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 2、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孔隙度=(1 - 容重/密度)×100% 例: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3g/cm3,土壤密度为 2.65g/cm3 ,则该土壤总孔隙度为 总孔隙度=(1 -1.33/2.65)×100% = 50% (一)土壤孔隙类型及其性质 土壤孔隙直径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径。 d=3/s (d,当量孔径mm,s,土壤水所承受的吸力kPa) 1、通气孔隙 当量直径0.02mm的土壤孔隙,其作用是通气透水。 2、毛管孔隙 当量直径在0.02—0.002mm之间的土壤孔隙,其作用是保水蓄水,也是旱作土壤中的主要的贮水部位。 3、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 当量直径0.002mm的土壤孔隙 二、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类型和特征 块状结构 核状结构 柱状结构和棱柱状结构 片状结构 团粒结构(近似球形且大小在0.25-10mm 之间的土壤结构) (二)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 团粒结构主要特点和肥力特征: (一)具有良好的孔隙性质 团粒结构体之间主要为通气孔隙,起到通气透水的作用;而结构体内部以毛管孔隙为主,无效孔隙的比例较低,且总孔隙度较高。 (二)良好的土壤水气状况 团粒之间的通气孔隙主要起通气透水作用,团粒结构内部的毛管孔隙主要起保水和供水性能,较好地解决了水气矛盾,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其通透性和保蓄性比例适当,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作物的生长。 (三)养分供应和贮藏比例适当 团粒结构之间的通气孔隙中,好气微生物活跃,有机质矿化作用强,养分转化快;团粒结构内部相对而言的嫌气环境,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和团粒结构的稳定。 三、土壤耕性 (一)土壤耕性的概念:指土壤的耕作难易程度、耕作质量的优劣、适耕期的长短等性能。 (二)土壤物理机械性 1、土壤黏结性——土壤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2、土壤黏着性——土壤颗粒粘附于外物上的性能 3、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塑造成各种形状,当外力消失和土壤干燥后,仍能维持塑造形状的性能 4、土壤胀缩性——土壤在其含水量发生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四、土壤胶体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 土壤学中通常把直径在1—1000nm的土壤颗粒称为土壤胶体颗粒。 (二)土壤胶体的种类 1、无机胶体 2. 有机胶体 3.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三)土壤胶体的特性 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带电性(作用、类型) 分散性和凝聚性 五、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性的产生: 1、碳酸和有机酸的解离: 2、无机酸的作用; 3、土壤胶体吸附的铝和氢离子 (二)土壤酸度的类型 1、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 2、潜性酸度被土壤胶粒吸附的H+ 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1)交换性酸度:用中性盐能代换到土壤溶液中的潜性酸度 (2)水解性酸度:用弱酸强碱盐能将其代换到土壤溶液中的潜性酸度) (三)土壤碱性物质的产生 (1)土壤中碱性盐的水解; (2)土壤交换性钠的水解; (3)硫酸钠的还原 (四)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关系 1、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