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克隆表达及过敏原性鉴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论文.docxVIP

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克隆表达及过敏原性鉴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克隆表达及过敏原性鉴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1 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克隆表达及过敏原性鉴定 摘 要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纯化重组磷酸丙糖异构酶蛋白,并对该蛋白进 行过敏原性鉴定。 方法:①提取粉尘螨总 RNA 并逆转录成 cDNA,RT-PCR 扩增粉尘螨磷酸丙糖异 构酶基因;②将上述 PCR 产物与 pUC57 连接后,热转化至 E.coli Top10 中,涂 布于含氨苄霉素( 100 mg /L)的 LB 平板上,37℃培养过夜后从 LB 平板上挑选白 色菌落放入 LB 培养液中扩大培养,提取质粒。用 EcoR I 和 BamH I 双酶切鉴定 质粒,公司测序正确后进一步将酶切产物与 pET-32a 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至 E.coli BL21;③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磷酸丙糖异构酶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软件分析 计算所得的数据构造进化树;④IPTG 诱导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 Ni-NTA 螯合层析和 Superdex75 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用 Western blotting 实验检测 重组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免疫原性; ⑤收集 4 份来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皮 试的粉尘螨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和 2 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用 Western blotting、 ELISA 实验验证重组蛋白的过敏原性。进一步将重组磷酸丙糖异构酶蛋白进行人 体皮肤点刺实验,检测 44 例人体皮肤点刺中磷酸丙糖异构酶蛋白的阳性率。 结果:①结果成功构建重组的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PCR 结果表明在预期位置 出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特异性条带。②生物学软件分析磷酸丙糖异构酶是氨基酸 数为 247,分子质量为 27134 的疏水性蛋白。③SDS结果显示,重组磷酸 丙糖异构酶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原核生物体系中大量表达,复性纯化后的重组 磷酸丙糖异构酶纯度较高,且重组蛋白能够与抗 His-tag 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 结合。④Western blotting、ELISA 结果显示,重组磷酸丙糖异构酶与 4 例粉尘螨 过敏患者血清呈强阳性反应,2 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⑤人体皮肤点刺实验结 果显示,粉尘螨提取物人体皮肤点刺 44 例受试者中 16 例磷酸丙糖异构酶蛋白呈 阳性。 结论:成功克隆并原核表达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重组的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 酶具有较强的过敏原性。 关键词:粉尘螨;磷酸丙糖异构酶;过敏原性;生物学信息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protein from dermatophagoides farina and allergenicity identificat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ress and purify the recombinant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protein in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and identify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for allergenicity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 ①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after the total RNA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was extracted. ②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ere transformed into E.coli Top10 following PCR products and pUC57 being connected. Then the recombinant E.coli Top10 strain was cultrured in LB media with ampicillin (100 mg/L) at 37℃. Plasmid was extracted and identificated after being cut by double enzyme BamH I and EcoR I. The gene fragment of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protein was synthesized and sub-cloned in pET-32a vector. ③Using biology software predict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the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protein. Base on the analysis to constru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