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简史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科目: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成均”
1.2.“虞庠之学”
2.1.校
2.2.“六艺”
3.1.文士
3.2.五伦
3.3.《大学》
3.4.《学记》
4.1.书同文
4.2.行同伦
4.3.颁挟书令
4.4.黄老之学
4.5.焚书坑儒
4.6.玄学
4.7.汉代“太学”
4.8.汉代“宫邸学”
4.9.鸿都门学
4.10.国子学
4.11.国子监
4.12.隋朝监属五学
4.13.六学二馆
4.14.学田制
4.15.三舍法
4.16.升斋积分
4.17.社学
5.1.三纲五常
5.2.“必仁且智”
5.3.《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4.《进学解》
5.5.《三经新义》
5.6.朱子读书法
5.7.白鹿洞书院揭示
5.8.八股文
6.1.马礼逊学堂
6.2.宁波女塾
6.3.魏源
6.4.洋务教育
6.5.《劝学篇》
6.6.中体西用
6.7.癸卯学制
6.8.严复
6.9.梁启超
6.10.维新教育
7.1.《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7.2.壬子一癸卯学制
7.3.大学院制
7.4.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7.5.庚款兴学
7.6.留法勤工俭学
7.7.国立中学
7.8.抗日军政大学
7.9.黄埔军校
7.10.陈鹤琴
1-1.智者
1-2.“七艺”
1-3.“苏格拉底法”
1-4.“十二铜表法”
1-5.亚里士多德
1-6.柏拉图
1-7.西塞罗
1-8.昆体良
2-1.教会学校
2-2.修道院学校
2-3.大教堂学校
2-4.堂区学校
2-5.宫廷学校
2-6.骑士教育
3-1.文艺复兴运动
3-2.“快乐之家”
3-3.伊拉斯谟
3-4.《巨人传》
3-5.蒙田
3-6.马丁·路德
3-7.加尔文
3-8.耶稣会
4-1.文法学校
4-2.公学
4-3.“学园”
4-4.“星期日学校”
4-5.“导生制”
4-6.“新大学运动”
4-7.《国家教育论》
4-8.《费里教育法》
4-9.巴西多
4-10.柏林大学
4-11.贺拉斯·曼
4-12.《毛雷尔·拨地法》
4-13.昆西教学法
4-14.福泽喻吉
4-15.《学制令》
5-1.《大教学论》
5-2.泛智教育
5-3.《教育漫话》
5-4.“白板说”
5-5.《爱弥尔》
5-6.《林哈德和葛笃德》
5-7.《普通教育学》
5-8.《人的教育》
5-9.“恩物”
5-10.《教育论》
6-1.现代教育制度
6-2.现代学制
6-3.现代教育行政体制
6-4.教育系统
6-5.综合中学
6-6.双轨制
7-1.“新学校”
7-2.蒙台梭利。
7-3.杜威
7-4.新传统派教育
7-5.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7-6.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7-7.帕夫雷什中学
7-8.苏霍姆林斯基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成均”: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
1.2.“虞庠之学”:虞舜时代便有“痒”这种教育机构。“痒”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在原始社会中可能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
2.1.校: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在这里,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3.1.文士: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
3.2.五伦: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成均的内容。
1.2.简述大房子的内容。
1.3.简述教育起源的原因。
1.4.简述中国学校教育萌芽的时期及学校形式。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2.1.简述瞽宗的内容。
2.2.简述西周“学在官府”教育体制的特征。
2.3.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
3.1.简述二次学术下移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3.2.简述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
3.3.简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3.4.简述举一反三。
3.5.简述因材施教的内容。
3.6.简述明人伦。
3.7.简述儒家的反求诸己。
3.8.简述荀子虚壹而静的内容。
3.9.什么是三纲领八条目?
3.10.教学相长的内容是什么?
3.11.尊师重道的内容是什么?
3.12.什么是藏息相辅?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