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坟坟墓历时演变研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墓坟坟墓历时演变研究

墓坟坟墓历时演变研究   摘 要:“墓”于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坟”始见于春秋晚期,“坟墓”则使用下限至少不会晚于战国时代。在土葬时,“墓”、“坟”、“坟墓”3词项存在着历时竞争关系。“墓”从古至今都在使用;“坟”则稍晚于“墓”;至现当代,“墓”、“坟”、“坟墓”是大量并存的,在表达“坟墓”这一义位上没有区别。   关键词:墓;坟;坟墓;历时演变   在历代文献作品中,“坟墓”这一概念先后由“墓”、“坟”、“坟墓”承担。但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三者在此义位上并非同时共存,而是有先后之分。本文重点探讨这三者的历时演变关系。   一、先秦两汉   此阶段,“坟墓”一词已经产生,但数量极其有限,人们主要用“墓”表达“坟墓”这一义位,“坟”此时还不表示“坟墓”,而是指是在墓上堆起的一个土丘,用以做标记。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则必有坟墓。坟墓这两个字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墓”于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2]《说文?土部》:“墓,丘也。从土莫声。”《易?系辞下》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树”,也就是葬地不起坟,也不种树以设标志。所以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仅以土填平,不植树者称墓。因此汉代学者特别提到“葬而无坟谓之墓。”文献用例如:   (1)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2)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周礼?春官?家人》   “坟”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已流行,到汉代时基本定型。[2]《说文?土部》:“坟,墓也。从土贲声。”坟是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也就是说,墓者地表平平,坟者有土包耸起。   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古籍记载,在墓上起坟以及夫妇合葬,均自孔子始。《檀弓》上提到孔子感叹地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孔子死后,葬地也起坟堆。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流行,由“不封不树”而变为“又封又树”。《礼记.檀弓》上说:“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随着墓葬封土的普及与发展,封土堆逐渐变的高大起来,形状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各类墓葬统称为“墓”,到了春秋晚期时出现了“坟”“丘”等多种名称。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文献用例如:   (3)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   ――《方言十三》   (4)出郭门直视,但见近与坟。   ――《古诗十九首》   “坟”与“墓”连用,泛指“坟墓”,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文献用例如:   (5)安万民,一曰??宫室,二曰族坟墓。――《周礼?地官?大司徒》   (6)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秦汉时期,墓上构筑坟丘已成定制。   二、魏晋南北朝   汉代灭亡之后,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但是马上发生了十六国大乱。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大多采用“墓而不坟”的办法,不起坟。一直到北魏迁都后,才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坟墓规制。如:   (7)路边两高坟。――陶渊明《拟古其八》   (8)慷慨咏坟经。――陈琳《诗》   因此,在魏晋南北时期,“坟”、“墓”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此时的“坟”与“墓”还是有区别的,“坟墓”缓慢地向前发展。   三、唐宋元   此阶段,“坟”已经具有了“墓”的义位,成为“墓”的同义词,其指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的含义渐趋衰微。“坟墓”则继续向前发展。如:   (9)平明蕃骑四面走,古墓深林尽株??。――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10)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宋?苏轼《江城子》   唐宋元时期,“墓”和“坟”的差距在缩小,“坟墓”在此阶段有了一定的发展。   四、明清   此阶段,“墓”和“坟”都已式微。“坟墓”在此阶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墓”、“坟”已退居次位。文献用减少。例如:   (11)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12)棺?“驳敝校?起坟遂成堆。――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坟墓”的用例逐渐多起来。如:   (13)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红楼梦》   (14)先人坟墓,远在蜀地。   ――《三国演义》   明清时期,处于弱势的双音节词“坟墓”后来居上,已用得非常普遍。   五、现当代   在现当代,古老的“墓”仍然存在。“坟”已经不再仅仅表示一种标志,而是表示“坟墓”这一义位。这一时期,“墓”、“坟”、“坟墓”3词共同存在,且三者的含义差不多。如:   (15)直堪墟墓认灵台。――《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