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

向莆铁路XXXX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4.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5.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6.其它相关依据。 二、编制范围 新建向塘至莆田(福州)铁路XXXX标(DK339+930.82~DK348+191.25) 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1.1概况 新建向塘至莆田(福州)铁路自南昌(向塘)枢纽新南昌站引出,经江西抚州、南城、南丰,福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至永泰分岔,分别引入外福铁路福州站和福厦铁路莆田站,正线全长约603.6公里,其中:江西省境内219.3公里,福建省境内384.3公里。包括南昌(向塘)、福州枢纽和莆田地区配套工程,以及新三明站向莆铁路与鹰厦铁路南平方向的联络线工程。 本标段为xxxx标,标段里程范围为DKxxx~DKxxx,主要工程为xxx隧道。xxx隧道位于沙县境内,起于福建省沙县富口镇南墘村,经过马头山北东坡,止于沙县xxx风景区南东侧约200m。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里程DK340+007,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85.026m;隧道出口里程DK348+100,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45.79m。隧道全长8093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252.77m。 隧道进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出口段位于右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6000m,右线曲线半径R=5999.40m,曲线长1620.73m;洞身DK341+271.03~DK345+464.12段位于左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5500m,右线曲线半径R=5504.60m,曲线长4193.0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单面坡,从隧道进口至出口依次为5.1‰下坡,坡长1293m;4.8‰下坡,坡长6800m。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铁路等级 Ⅰ级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速度目标值 200km/h 4 限制坡度 6‰ 5 最小曲线半径 3500m 6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7 牵引种类 电力 8 牵引质量 4000t 9 机车类型 客车:动车组,货车:HXD3 10 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 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数量 一 拆迁工程 1 改移道路 ⑴ 等级公路 公里 0.14 2 电力线路 m 200 3 通信线路 m 2500 二 路基工程 1 路基土石方 立方米 21940 三 隧道工程 1 xxx隧道 延长米/座 8093/1 四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 1 汽车运输便道 公里 6 ⑴ 新建引入线 公里 2.0 ⑵ 改(扩)建便道 公里 2.4 2 电力干线 公里 4 隧道通过地段为低山丘陵地貌,属构造剥蚀山地。测区内沟谷呈“U”字形,为武夷山脉的中部南侧,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总体地形:地形标高为180~350m,中间最高山峰(马头山)标高为500m,地形坡度较缓,一般为15°~30°,植被发育。 本地区地处亚热带,夏长冬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9℃,一月平均气温8.9℃,7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7.6℃,多年平均降水量1602mm,雨量丰富,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 本隧道属低山丘陵区,隧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为设计地震第一组。 1.1.1工程地质特征 ①地层岩性 隧道区分布的地层较复杂,由老至新有元古代黄潭组、侏罗系下统梨山组、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黄坑组上下段、寨下组、均口组、次石英斑岩。此外零星分布有第四系坡残积层和冲洪积层。隧道穿越的围岩主要有:云母片岩、凝灰岩、潜石英正长斑岩等。 1.1.2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隧址区系武夷山脉的中部南侧,区域构造上处于闽西南坳陷带的东北部,近邻闽西北隆起带。区域性政和~大埔北东向断裂在测区的南东部通过。本测区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体,主要表现为走向NE~SW挤压断裂带和裂隙带。 ①褶皱 DK341+000~DK343+500段为一背斜,背斜轴部走向北东70°,隧道中线斜穿背斜轴。 ②断层 隧道区发现9条断层,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个别走向北西,断层规模一般8~20m,以压性、压扭性为主,个别张扭性。其中与隧道中线相交的有7条,分述如下: F1断层分布于隧道进口附近,与隧道中线呈70°相交,对隧道围岩级别影响较大,可能产生渗水。 F2断层分布于DK340+233~DK340+250,与隧道中线呈60°相交,对隧道围岩级别影响较大,含水量较丰富,易产生渗水。 F3、F4断层分别分布于DK341+127~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