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曲折和繁荣——魏晋至隋唐.pptxVIP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曲折和繁荣——魏晋至隋唐.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知识清单 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 (1)运作机制: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① 决策????、审 议和② 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我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此后历朝所沿袭。 2.科举制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③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 第掌握政权;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2)内容: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④ 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立⑤ 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 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 用,影响深远。 3.唐朝藩镇割据 (1)形成: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⑥ 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 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往往发展为割据势 力。藩镇割据局面于安史之乱后形成。 (2)影响: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考点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⑦ 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一直为后世沿用;曹魏时出现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2)均田制:为抑制兼并,维护⑧ 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到唐朝前 期,政府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3)意义: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 系统。;3.商业的发展 (1)隋唐时期,出现柜坊和飞钱。 (2)唐都长安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坊”严格分开。 (3)唐朝在广州设有⑨ 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考点三????“三教合一”及科技文化 1.“三教合一”;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代表人物有东 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4)行书兼有审美??实用价值,王羲之的《?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 第一行书。 4.笔墨丹青 (1)魏晋时期,顾恺之创作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 出“?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2)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创作出《游春图》《步 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优秀作品。;5.唐诗 (1)背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成就: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出现以高适、岑参为 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人;李白以浪漫主义 的创作,赢得“? 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 为“? 诗圣????”;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过渡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三省制形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  (2)隋唐(581—907年);例1????(2017吉林三调,25)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负责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以掌管六部,成为执行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B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丞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尚书”的权力不断增大,体现了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 演变,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项正确。 ;2.分析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例2????(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调,3)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 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 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C ) 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 C.存留察举制痕迹  D.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取士注重士人的才学,有时又参考举子在社 会上的才德声望,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存留察举制痕迹,故选C项。唐代沿 用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已经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 法体现“录取限制”和“考试程序”,故B、D两项错误。 ?;经营形式;例3????(2017湖北武汉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