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繁露》文献学研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繁露》文献学研究

《演繁露》文献学研究   摘 要:程大昌是南宋新安学派中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又以考据见长,所著《演繁露》反映了他义理与考据并重的学风,值得我们从中揭示它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程大昌;《演繁露》;考据;义理   程大昌(1122—1195),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新安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畅考据之流,学术视野广阔,学识渊博,著述亦颇丰。《演繁露》是程氏一部非常重要的笔记体著作,内容繁杂,迄今还未有人从文献学角度对《演繁露》作专篇的总结,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它的文献学价值。   一、校勘学方面   程大昌在任秘书省正字至秘书少监的二十余年间,通过阅读秘阁典籍、参与文献整理,积累了丰富的校勘经验,故《演繁露》有关文字、音韵、训诂的内容占大部分,《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于名物典故、考证详明,实有资于小学”①。程氏的“疑古”建立在吸收先儒时贤成果精华的基础上,考据总是引证《说文》、《广韵》、《尔雅》及汉唐注疏。如卷三《卜教》:“案:许氏《说文》作于后汉,顾野王《玉篇》作于梁世,孙愐加字则在上元间,而《广韵》之成,则在天宝十载。然自汉至梁,皆未有此‘珓’字,知必出于后世意撰也。”依据探源断定“珓”为俗字。也由于校书的经验而深谙其中形音义的规律,如卷七《苏涂》:“《通典》:‘东夷马韩祭鬼神立苏涂,建大木以垂铃鼓。’注:‘苏涂有似浮涂’。案:浮涂即浮图,浮图即塔也”,诸如此类,疏解颇明。这些小学成果与校勘经验都是《演繁露》在校勘学上的贡献。   又由于《演繁露》引用了大量的古籍,亦有自己的读史札记,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校勘其他古文献提供了方便。比如张元济先生校对殿本《辽史·纪第一》:“太祖九年十月,钓鱼于鸭绿江。”处时,认为殿本及监本的“钓”字误,应当依照元本作“钩”。所依据的便是《辽史拾遗》引程大昌《演繁露》中《契丹于达鲁河钩鱼》一篇的详实记载,如曰:“达鲁河钩牛鱼,虏中盛礼,意慕中国赏花钓鱼,然非钓也,钩也”②。   二、辨伪学方面   《演繁露》的写作初衷便基于程氏对绍兴间年董某所献之《春秋繁露》的辨伪。在《演繁露》卷一的首篇《秘书省书繁露后》便记述了他的辨伪过程:   臣观其书辞意浅薄,间掇取董仲舒策語杂置其中,辄不相伦比,臣固疑非董氏本书矣。又班固记其说《春秋》凡数十篇,《玉杯》、《蕃露》、《清明》、《竹林》各为之名,似非一书。今董进本,通以《繁露》冠书,而《玉杯》、《清明》、《竹林》特各居其篇卷之一,愈益可疑也。他日读《太平寰宇记》及杜佑《通典》,颇见所引《繁露》语言,顾董氏今书无之。《寰宇記》曰:“三皇驱车抵谷口。”《通典》曰:“剑之在左,苍龙之象也;冠之在首,元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此数語者,不独今书所无,且其体致全不相似,臣然后敢言今书之非本真也。   这段论证中,程氏先按照《汉志》考察其篇章、再与后世书籍的称引做比对、后以真书的体致为验证,严谨而有力地辨识了伪书。又如在十二卷《墓石志》中指出:“然《西京杂记》所记制度,多班固书所无。又其文气妩媚,不能古劲,疑即葛洪为之”。这是《演繁露》中的辨伪成果,也为后世归纳辨伪规律做出了贡献,与明胡应麟的辨伪八法相参照,程氏辨伪的条例也是比较完善的。   三、辑佚学方面   《演繁露》中对于所引典籍,常注明出处,有一些记录非常细致,保存下了珍贵的佚文。如卷二《花信风》:   “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案《吕氏春秋》曰:“春之得风,风不信,则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风者,风应花期,其来有信也。(原注:徐锴《岁时记?春日》。)   明代中期就有“花信风”一说始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但是根据程大昌的这篇笔记,南唐徐锴的《岁时广记》才是“花信风”的最早出处,并且属于书中“春日”这一篇。因后者早已失传,前者流传甚广,且都简称为《岁时记》,而造成了后世的误解③。   四、考实学方面   程氏在天文、历法、地理方面也有很深厚的造诣,曾在朝廷讲演《禹贡》,奉诏定《乾道历》,《演繁露》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考实成果。卷一《日圆与日说通》以淳熙丙申三月亲历的一次日食证沈括银圜之说;卷十三《钱塘》据《汉书·地理志》证“钱塘”地名俗传之讹;又程氏任太平州(今当涂县)教授时,曾访李白墓与祠,卷六《李白墓》以正史与范传正碑纠“捉月事”之谬等等;   程氏笔记中对名物制度的考实更不胜枚举,像续集卷一、卷二专考制度。值得关注的是他对风土民情的考实。如卷六前五则《博》至《五白枭犍》考证古代赌 (下转第45页)(上接第43页)博,又曰:“苟以素所不嗜,而弃之不言,则古事暗昧,故随见以书。非明弈也,明古也。”亦讲明了文献考据应以读懂文献为基础的道理。此外,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