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第七章_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pptVIP

变态心理学第七章_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第七章_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课件

第七章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定义 成因 分类 诊断标准或临床表现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人格与人格障碍的定义 (一)人格(personality) 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 例如: 冠心病与A型性格; 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 癔症与表演型性格。 (二)人格障碍 又称病态人格。 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社会适应不良。 原发性病态人格 继发性病态人格(在严重的或持久的应激或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 精神病学: 人格障碍定义:“人格特征的显著偏离正常,这种人格特征的偏离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甚至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 二、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一3)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三 、?人格障碍的成因???????? 人格障碍的成因包括: 生物、心理、社会三类因素。 1.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 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人格障碍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 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因素 早期环境和家庭教育是重要心理影响因素。错误学习的结果。 人格发展与父母教养态度相关。 早期母爱被剥夺,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反社会行为多。 3.社会因素 家庭破裂、家庭经济贫穷、失业、受歧视、居住拥挤、教育机会不足等; 社会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CCMD-3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5.癔症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8.依赖型人格障碍 9.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 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容易发展成为偏执性精神病。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至少有下述之3项(偏执型人格障碍):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偏执型人格障碍实例(黄能达,1989) ?????男,30岁,11岁时父亲病逝,全家生活由母亲支撑,家境清贫。B懂事较早,常替母分忧,颇具独立性,任何生活琐事均能自己料理,不愿给母亲添麻烦;性情较固执,虽有错误,却不易接受批评,不愿透露心事,与人交往,总怕受人藐视,对有财有势者退避三舍,不与往来。18岁考上大学,成绩中等,与同学关系尚过得去,无一知心朋友。 在校学习期间,有位同学在政治运动中受到审查,组织上向B了解情况,B对此心情紧张,认为自己会被牵连进去,终日惶惶,对同学更加疏远。别人三两交谈或多看他一眼,便起疑心,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已;假日亦不外出,怕别人怀疑或跟踪;听到同学谈某人交代问题时则认为是暗示自己也应该主动交代,因而常表白自己没有问题。大学毕业分到一国防工厂任技术员,因工厂均有士兵守卫,会客制度严格,B渐渐显得心情紧张,联系到大学时曾被调查的历史,自认受牵连,觉得分到此厂工作,也是有意将他置于监视之下。平时谨小慎微,很少与同事接触,下班回家后从不外出。 一次工作赶任务,休息不足,偏执观念严重,觉得上下班时有人跟踪,经常将帽沿拉得低低的,以“躲开”跟踪;遇到穿军服的人便认为是跟踪者。对亲友来信或寄出的信总要查看一下邮戳,问一下对方是何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