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

2013高考历史一轮考试教材必修3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师版 一、选择题 2012年题组 1、(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3、(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1年题组 4.(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C.D.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天理,灭人欲“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海南A.① B.② C.③ D.④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20.(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1.(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007年题组 22.(2007·广东单科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二、非选择题: 23、(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 宗教类 中国经学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天道溯源 救世之妙 罗马书等 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 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 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