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家新三板企业定增5.75亿70机构扎堆创投唱主角
16家新三板企业定增5.75亿 70机构扎堆创投唱主角
2011年10月11日00: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熊凯
长假后首个交易日,A股仍在弱势震荡。
这边,弱市之下,是一众上市公司放弃增发的惨淡光景;那边,在尚未扩容的新三板市场,融资找钱似乎不是问题,一派世外桃源风光。
据本报记者统计,2011年以来,截止到10月1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当中,公布定向增资预案的企业已达16家。
这一增发企业数字超过此前五年的总和。据本报记者此前统计,2006年新三板试点开闸至2010年底,共有1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进行18次定向增发。
这16家定向增发企业的主办券商也呈百花齐放局面,大到龙头券商如中信、小到地方券商如东吴均有露面,而此前数年,新三板企业为数不多的十余次定向增发多为在此领域耕耘多年的申银万国包办。
此外,一众券商拉来的机构投资者也蔚为大观,近70家参与上述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对比去年30余家的数字,一举翻番。
新三板的融资生态已悄然生变。
募资规模和市盈率双降
9月13日,现代农装(430010)公告称,其非公开定向增资1.8亿元业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元。
这是现代农装在新三板挂牌以来的第二次定向增资,亦是今年以来新三板首个完成定向增资的企业。
据本报记者统计,2011年以来,截止到10月1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当中,公布定向增资预案的企业达16家,平均每家企业融资规模为4309万元,摊薄后平均增发市盈率为19倍。
其中,已完成增资的现代农装以1.8亿元的募资额高居榜首,而位居亚军的双杰电气(430049)融资额为7200万元,远逊于现代农装的募资规模。规模最小的则是赛亿科技(430070),其定向增资预案显示,募资规模仅为600万元。
而在新三板扩容预期高涨的2010年,仅有9家公司就通过定向增资募集到4.38亿资金,平均每家筹得4867万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今年的平均数字。
如果以市盈率来看,去年的数字也远超今年。2010年,新三板企业定向增资的市盈率均在20至40倍之间,其中,中海阳于当年底的第二次定向增资,不仅募资规模创纪录,其静态市盈率也高达57.3倍,亦创当年最高纪录。
时至2011年,据本报记者统计,16家公司的定向增资,摊薄后静态市盈率均在10倍至30倍区间内波动,较去年明显降低一个档次。
其中,增发市盈率最高的清畅电力(430057)不过27倍,最低的现代农装则只有10倍,已是一般PE入股的合理价位。
在募集资金规模和增发市盈率双双下降的同时,今年前九个月,新三板募资企业的家数和募资资金总量分别为16家、5.75亿元,双双超越去年全年总数。
“更多的企业能融到资金,而不是只有少数几家有转板预期的企业融资,这是个好的趋势。”一位券商代办股份转让部负责人表示,新三板市场的扩容和场外市场建设的启动,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带来更活跃的交易,其融资功能也将得到更好发挥。
12券商分食产业资本闪现
“参与新三板定向增资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我们券商搭桥找来的,而且机构投资者很看重券商的能力和信誉,对于他们信任的券商主办的公司增资,他们才会投。”2011年初,沪上某券商代办股份转让部负责人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与机构投资者的私交是券商为新三板公司发起再融资的重要途径,资源不多的券商很难抢占这块市场。
彼时,此言不虚。据本报记者统计,在新三板领域耕耘多年的申银万国代办股份转让部主办了新三板公司共计18次(2006—2010年)定向增发中的8次,是唯一在新三板业务板块有盈利的券商,盈利来源也即参与增发所得。
时至2011,局面却悄然发生了变化。16家定向增资的新三板企业当中,主办券商共有12家,多元化趋势渐明。
除了在新三板领域的强势券商申银万国、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上海证券各主办了2家以外,其余8家增资企业各由不同券商分食。其中,包括此前对新三板业务“视而不见”多年的龙头券商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亦有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券商如东吴证券、南京证券。
“6%的顾问收入,是券商未来又一着力的争夺点,这一块的收入将会相当可观。”一位券商股份代办业务负责人表示,扩容后的新三板,不依赖转板预期也能实现良好的融资功能,届时才是真正展开抢夺的时机。
在参差不齐的券商纷纷介入新三板融资市场的背后,是机构投资者的狂热在支撑。
今年3月份创业板IPO受挫的新三板公司海鑫科金(430021),在沉寂了5个月之后启动了定向融资的方案,除其中150万股向在册股东优先配售外,分享另350万股的4个新股东全部为机构投资者,其中由“复星系”旗下复星创富包揽210万股,并且承诺兜底如果发生在册股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