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东击西”垂体瘤
“声东击西”垂体瘤 病例1:性功能障碍,垂体瘤“作祟” 33岁男性患者,结婚4年,不育,性功能障碍,长期就诊于当地医院男性科,但治疗效果不佳。近期,患者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眼科检查发现双眼颞侧偏盲,建议其做一次头颅磁共振检查,不料被查出垂体大腺瘤(直径3.5厘米,包绕血管)。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害怕而拒绝手术。在朋友的建议下,患者来我院就诊。经全面评估垂体功能后我们发现,该患者除泌乳素升高外,其他激素水平均正常,且溴隐亭敏感试验提示“敏感”(服用溴隐亭1片后,泌乳素下降超过50%),遂决定其可以暂时不手术,给予溴隐亭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视力、视野明显改善,泌乳素降至正常。治疗半年后,其妻怀孕,复查磁共振发现肿瘤缩小80%。治疗一年半后,肿瘤基本消失。 医生点评: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类型,育龄期女性患者表现为闭经、泌乳、不孕,男性患者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病例2:视力下降,原来是垂体“病”了 56岁男性患者,视物模糊半年余反复就诊于眼科。眼科医生检查后未发现明显异常,给他开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口服,但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近期,患者感觉视力越来越差,反复前往多家眼科医院就诊,终于在一次视神经诱发电位检查中被查出视神经受损。后经头颅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垂体大腺瘤,视神经明显受压。当时,患者已接近失明,仅有光感,且视野极其狭小。入院后,我们为其实施了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当天,患者即感觉视力有所改善。后经康复治疗半年左右,视力恢复至0.3左右。 医生点评:这是一例因视神经功能受损来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垂体大腺瘤的病例。通常,垂体瘤导致的压迫症状主要包括:头痛、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 病例3:体重骤增,垂体瘤“惹祸” 38岁女性患者,体重在一年内增加20余千克,脸变圆、面色潮红、腹部增大、腹部出现紫纹、眉毛浓密、口唇部汗毛增多,同时还出现月经紊乱、肢体乏力、血压和血糖升高等。起初,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其血皮质醇升高、节律紊乱,垂体磁共振增强显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双侧肾上腺CT提示双侧肾上腺增生,诊断为库欣综合征、垂体微腺瘤可能。服用中药一个月,疗效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经进一步检查,我们确诊该患者患有垂体前叶微腺瘤,转入神经外科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患者的内分泌指标(血皮质醇水平)明显下降,症状缓解,术后6个月体重下降10余千克,腹部紫纹明显变淡、消退,提示手术效果佳。 医生点评:这是一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如病例3),腹部、腿上出现粗大的紫纹等。 上述三个病例虽然症状各不相同,但诊断都一样——垂体瘤。垂体瘤,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由于垂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故垂体瘤又称垂体腺瘤。垂体的直径大概只有0.6厘米,重量小于500毫克。垂体虽然“个头”很小,但功能却很强大,且很重要,它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垂体瘤的症状千变万化,但只要医生想到了,确诊并不难。怕只怕医生没有想到垂体瘤可能,那么患者往往就会在各家医院转来转去,钱花光了,却一直查不出病因。 诊断需“三方举证” 垂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3个方面:一是症状和体征,即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类型的垂体瘤都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二是内分泌学检查,即抽血化验,这在垂体瘤的诊断中(尤其功能性垂体瘤)非常重要。比如,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需怀疑泌乳素瘤可能,而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会很高。当然,部分垂体瘤患者可能需要抽好几次血、做多种化验才能确诊(如病例3)。三是影像学检查,现在最常用的是磁共振检查(鞍区增强),最好做1~2毫米的薄层扫描,以便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 由于垂体瘤症状千变万化,牵涉的学科很多,故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眼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密切配合。 治疗“因瘤而异” 1. 无功能微腺瘤 一般地说,绝大多数无功能的垂体微小腺瘤不需要任何治疗。也就是说,很多无功能的垂体微腺瘤是静止的,既不会继续长大,也不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带”着它也没关系。 2. 垂体增生 有时磁共振报告提示“垂体增生”,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增生”,主要见于青春期、哺乳期,不需要任何针对垂体的治疗;另一种是“病理性增生”,就是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腺体发生病变时,反馈性地刺激垂体增生,这种增生也不需要任何针对垂体的治疗,只要针对靶腺进行治疗或者补充一些激素即可。 3.垂体瘤 垂体瘤中最常见的是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如病例1),即溴隐停。这种药已经用了20多年,国外使用时间更长一点,目前来看是非常安全的。溴隐停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服药一个月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