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政改革.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政改革

简论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政改革   [摘要]甘宁青① 僻居我国西北一隅,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特性,是近代中国颇具代表性的省份。本文对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的盐政改革进行了简单论述,具体探究在当时复杂的社会情势下, 盐政如何推进,其影响如何。这是研究中国近代盐政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人们认识近代西北社会和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61-02   学界关于盐政的研究多以全国为视角,进行了宏观、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由于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盐政问题也存在着显著的地区性差异。本文尝试以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为例,探讨该区域盐政改革。这无疑是研究中国近代盐政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人们认识近代西北社会和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甘宁青地区盐业介绍   甘肃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食盐资源十分丰富,“蒲昌海地广千里,皆有盐”,②毗连蒙界,多系滩场沙漠,地质含卤,所以产盐之富,甲于他省。盐池有小红沟、甘盐池、白墩子、哈家嘴、刘家湾、八盘、马莲泉、汤家海、苏武山、白土井、高台等处,盐井有漳县西和等处。本区盐类分蒙青盐、蒙白盐、蒙红盐、青盐、白盐、红盐、砖冻盐、水盐、熬盐九种,③有池盐和井盐之分。池盐有两种:一种出自天然,每当初夏即由附近民众齐集池边任意捞取,凡此盐产唯汤家海、高台二处。一种须赖人工汲晒并须预贮隔年雨水作为种子,名曰种盐,亦有不烦下种治畦灌水,一经日炙,即可成盐。井盐制造则必藉火力熬煮而成,由于成本较高,所以较晒盐为贵,即其质味亦不及天然池产之佳。④   二、盐政改革前的“盐糊涂”   盐上裕国课、下关民食,对国计民生都极为重要。同时,盐为人民生活所必需,有“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⑤的说法。历代封建政府进行国家控制以充实国库,在税收中,盐税仅次于土地税。利之所在必然引起社会各方角逐,而保证民食又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为当政者所关注,“莫不视此为经国大计”。⑥民国时期,盐务专家曾仰丰曾说:“盐为人人日用所必需,一举箸间,实为财政命脉所系,国家存亡所关。”⑦作为全国十二大盐区之一的甘肃盐区,历来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自汉武帝时于西北区内之陇西、西和、三水、独乐、龟兹各地俱置盐官始,以后历代均设官管制。清朝对于西北盐池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出租盐池,几大主要蒙池多采用这种方法。阿拉善之察汉布鲁克及雅布赖等盐池先后转租于我。⑧第二,推行专商引岸制,这是清代盐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清代盐业管理基本上采用专卖制,盐的运道和销区都是固定的,“各省行销官盐,分疆划界,行销各地”,⑨以此来杜绝偷漏引课、越境私贩的现象。这种引岸思维在清末的盐务改革中依然顽固的存在。所租蒙池地理偏僻遥远,不便管理,专商垄断推高盐价等因素的存在推动了私盐的泛滥。“终清之世,西北盐务,未有起色,每年税收除归丁摊课以外,约计捐价等项为十六万两左右”。⑩清末以来的盐政,诚如时人所说:“有清二百六十余年,专商积弊,迄未革除,各省盐务,纷乱如丝,国课民生,交受其困”。11西北盐政情况之复杂几为全国之最,也使西北甘宁青盐业在民国时期面临着艰难改革的历史重任。   三、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的盐政改革   (一)改革呼声   解除弊病,呼吁改革官商勾结垄断市场的专商引岸制度不绝于耳。在“辛亥革命”中,中国近代盐务改革运动已勃然兴起,先进的改革思想主张盐务管理应集中统一,盐税征收要根据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的原则,即公平性、普遍性与合理性,实行新的制度。遵循“能使人民负担平均,适合于赋税公平”之原则,“今赋税公平之学说,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我国整理盐税,亦岂能背此主义”。宣称引岸制度是封建主义的一种表现,在结束了2000的封建专制后,盐商的世袭领地必须与君主制度一并摧毁。12   (二)机构改革   北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被迫采取丁恩的先进管理方法,设立盐务稽核总所,成为全国最高盐务机关,迈出了中国盐务改革的第一步。地方盐政改革也随之展开,甘宁青盐务机构在民国时期主要经历五个时代:其一,榷运局管理时代(1914~1917)。民国三年(1914),在兰州成立花定榷运局,西北开始有正式盐务机关,结束了长期以来“有盐无政”的局面。其二,榷税两局并立时代(1917~1926)。民国六年(1917),由中央添设花定盐务收税局,于产销分局所在地各派副收税官及收税员。其三,花定运使时代(1926~1929)。民国十五年冬(1926),国民军来甘肃,中央去西北盐政直接管理权,兰州省当局一如民国三年(1914)之旧,再设花定榷运局,十六年(1927)四月,将榷税两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