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玛格丽特·米德之爱 世界是我田野
玛格丽特·米德之爱 世界是我田野 她被称为人类学之母。 《纽约时报》评论说:“她把社会人类学带入了光辉的科学时代。”她1978年去世时,美国总统说:“她已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教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1979年,她被美国政府追授“总统自由奖章”。 她,玛格丽特·米德,不仅让人敬仰,还以其勇敢、执著、爱感动世界。 永恒之旅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 1920年秋天,年仅19岁的玛格丽特·米德从印第安纳州的德·巴乌大学转入巴纳德学院攻读英文专业,期望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1923年,这个擅长演讲、记忆力惊人的姑娘获得英语和哲学双学士学位。当时,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呈现着诱人的希望之光,新婚的米德被心理学吸引,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 米德说,最微不足道的旅程却可能是永恒之旅。她在学习心理学期间,偶然选修了人类学课,认识了对她一生影响重大的两个人:博厄斯和本尼迪克特。于是,一切都不一样了。 博厄斯是美国人类学的奠基者,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这个来自德国、犹太人出身、国际公认的大学者,一直渴望“所有人都享有各种平等权利,无论贫富都享有平等的学习和工作的可能性”,坚决反对种族主义。他伟大的理想、智慧,卓越的影响力,还有授课时华丽的语言,都深深吸引着米德。与他相得益彰的还有他的学生、助教本尼迪克特,她比米德大14岁,对人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才华横溢。“短短几个月时间,好学的年轻学生和腼腆的助教因为对文化模式共同的强烈兴趣,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和热情的智力合作。这将为人类学的发展带来许多重要的成就。”(弗里曼《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对文学都偏好的她们经常有诗作往来,学术上互相补充,本尼迪克特在哲学上颇有造诣,而米德在心理学方面很有见地。二人相互影响,最终成为文化与人格理论的奠基者。时至今日,两个人是仅有的头像登上美国邮票的人类学家。 多年来,博厄斯一直与强大的“先天影响远远超过后天”这一理论抗衡。1924年底,他决定通过调查一个明显与西欧和美国不同文化的青春期研究,来挑战这一遗传理论。当时青春期理论诞生不久——1905年,心理学家霍尔发表了一篇题为《青春期:其心理机制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的文章,提出“青春期”的概念,被称为“20世纪的一项发明”,因为此前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特殊的年龄段。随后,关于青春期的理论探讨不断。 由于有着心理学硕士教育背景,米德对青春期问题很感兴趣。博厄斯打算让她去印第安人部落做这一选题的田野实地调查。田野实地调查是人类学构建的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前,人类学现场中还没有留下过女性的足迹。让博厄斯没有想到的是,年轻的米德不仅愿意去,还要去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南太平洋群岛,因为她认为印第安部落早已布满人类学家的足迹。出于安全的考虑,博厄斯不同意,但他最终没有拗过雄心勃勃的女弟子。 1925年8月31日,米德只身到达位于南太平洋的美属东萨摩亚,在一个破旅馆里住下,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田野调查。米德几乎走遍岛上所有的村落,最后把重心放在最原始、最偏远的塔乌岛。她经历了文明社会女性无法想象的艰辛。从学习萨摩亚人的语言、生活方式,到果敢地摆脱那些注意到“白人女子有一双漂亮丰满大腿”的土著求爱者,都显示了这位24岁女研究生的智慧和胆略。 在萨摩亚的9个月,米德一直保持着与本尼迪克特的通信,后者已经成了她在人类学领域中的另一个自我。这种交流,奠定了两个人共同的理论基础。米德回到纽约后,虽然接受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等职,但她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萨摩亚青春期研究的材料整理工作。1927年初,米德将《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的书稿寄给哈珀兄弟出版社,遭到拒绝。她随后约见了刚刚成为出版商的莫洛。在她的书还没有出版之际,米德已踏上第二次南太平洋之旅。1928年初,《萨摩亚人的成年》出版。她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受到热烈欢迎,竟跃居畅销书榜首,于当年再版!“当晨曦刚刚爬上灰褐色的柔软的棕榈叶屋顶,面对苍茫无垠的大海,悄然而立的棕榈树刚刚现出婆娑身姿时,刚才还在棕榈树下或海边独木舟阴影下温存耳语的情人已悄悄回到各自的屋里……”这就是米德的叙述方式,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引人入胜。读者惊叹:原来社会科学的书可以这样好看! 以往,人们认为青春期的反叛是生理的骚动所致,弗洛伊德心理学也这样认为。《萨摩亚人的成年》却提醒人们:青春期经历因生活环境的差异而不同。米德通过对正值青春期的萨摩亚少女的性和家庭风俗的探讨,力图说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人格的”。在米德的观察中,萨摩亚社会没有什么不良青少年,因为萨摩亚人不要求青少年服从任何清规戒律,青少年不必以反抗成规证明自己的存在。萨摩亚人对于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