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长锋羊毫演绎书法世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志高长锋羊毫演绎书法世界

周志高长锋羊毫演绎书法世界   ——“周志高的智慧和中国书法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表现出更多的超前之举,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发起筹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   ——“写当代中国书法史,始于1970年代的‘书法热’应是重要章节,而‘书法热’最早期的播火者之一周志高,是一位应当载入史册的重要人物。”   ——“周志高在将精力投入书法社会活动的同时,没有忘记临池,没有间断书法艺术的创作和探索,他的书法艺术,总体风格是重气势,讲力度,在以方笔为主的跌宕起伏中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周志高先生是一位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书法家,在中国书坛上具有特殊地位。”   以上是当代书坛权威人士对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的颇多赞语。   认识周先生已经许久,但我却不知他的四口之家竟还是个“书画之家”。周志高无疑是幸福的,作为书法家,他在自己的“兴墨楼”里蘸墨挥毫,时而显大泽龙蛇之气,时而呈山松立坡之势;而作为丈夫,他有深谙绘画之道的太太;作为父亲,他还有一双擅长丹青的女儿。那天拿到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题签的“书画一家”——周志高家庭书画展请柬时,不由欣喜万分。画展在南京路上的“朵云轩”举行。踏进展厅,书墨之香迎面扑来:丈夫挥毫素,伴侣写丹青,二女戏彩墨。100多幅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温馨和谐的世界。   展厅正中横挂的是周先生为这次展览必威体育精装版完成的巨幅书法作品《行草书郑板桥诗三首》,大气磅礴,神韵贯通,我被一种极富流动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着——大家风范,在此可见。一枝长锋羊毫演绎着周志高的书法世界,它如同电影一般,在我们眼前舞动起来。   从“金不换”到“三句话”   周志高的童年是在家乡江苏兴化度过的。周先生告诉我,读书时,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用毛笔字写作业,可农村的孩子没什么钱,都用那种涂上白漆的木板,板上画好黑色方格,然后用那种几分钱一块的“金不换”来研墨写字,第二天“作业”发下来后,就用抹布沾点水将它擦掉,这样可??重复使用。日复一日的毛笔字练习,不仅没让小志高感到厌烦,反而使他越发喜欢上了写字。   小学毕业后,周志高考上了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在那里,幸运地碰上了著名书法大家胡问遂。“胡问遂是我书法上的启蒙老师,他把一个不懂书法的人引上了正途,还请出他的老师沈尹默教我。我第二个老师是白蕉,从1964年开始,我跟他学了一年多书法,他很开明,让我们大家批评他的作品,以此来提高我们的眼力。马公愚、启功先生对我帮助也w很大,特别是启功先生,他的谦虚美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周志高至今不忘前辈对他的教诲。   在书道上,沈尹默大师还告诉他,要博学而不能亦步亦趋,要继承而更要有个性。周志高是南方人,俊秀灵动的艺术氛围感染着他,但在北方生活日久,北方人性格中的豪雄坦直之气又渐渐影响了他。正是在融合北碑南帖的雄伟与灵动、讲究与广涉博取之中,形成了他大气而精到的特有风格。于是,我们看到,周志高的字里行间心气极盛,尤其他那以心动形的草书,有的似一脉激流自山峦的高处轰然下跳,在凸突的裂岩间冲击,形成以山石为质感的字魂;有的如繁花落尽的梅林老枝,曲张藏妙,风骨不凡;有的给人的感觉形同众多情到激扬处的旷古先人,披发赤足,于江野之上无声远望,以桀傲不羁的生命给天地间平添一种浩然正气……   对此,周志高将自己的书法创作总结了三句话:一个标准,两个结合,三个不要忘记。   一个“标准”:雅俗共赏。“雅”不会有人反对,但曲高和寡,不能关门自吹自擂,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俗”是通俗,含大众能接受、能喜欢之意,不是“庸俗”,更不是“恶俗”。既雅又俗,这是完美价值观的取向,难度大,标准高,当努力开拓,不断进取。   两个结合:碑帖结合、南北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及其文艺、建筑等等都反映出雄强、厚实、浑朴的气息、格调和精神;而南方呢,相反是清秀、精巧、灵动。二者相互取长补短,不能偏,当然,以一方为主,不是对等。为求灵动而失之轻浮或为求老辣而失之粗野都是不可取的。   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民族特色:不要忘记时代特征:不要忘记个人特点。这是书法艺术的时空观,三者之间比例如何,“各有灵苗各自探”,可根据自己的才、学、识和性情而定,要追求“真气、真意、真趣”!   从“书法家”到“书法活动家”   周志高的书法之路,从开始他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写字人,他有将中国书法发扬光大的志向,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书法活动家。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书法交流增多。周志高接触到大量日本客人,他们对中国书法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认为中国是书法的母国,对中国古代书法家非常崇拜,对兰亭等书法名胜也很向往。其二,认为当时的中国书法在走下坡路,所以看不起中国书法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