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第 用一生诠释“士兵精神”开国上将.docVIP

周士第 用一生诠释“士兵精神”开国上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士第 用一生诠释“士兵精神”开国上将

周士第 用一生诠释“士兵精神”开国上将   周士第,著名将领,广东乐会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及军阀叛乱,援助省港大罢工,保卫广东革命政府等斗争,受到中共两广区委的高度赞扬。1925年底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后任该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参与指挥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役。所部敢打硬仗,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1927年8月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5师师长。1933年在蔡廷锴的第19路军任师参谋处处长、团长。同年底到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晋西北军区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9年6月30日于北京病逝。   “铁甲车队”一举成名   1925年初,叛变革命的军阀陈炯明乘孙中山在北京病危之机,大举进攻广州,广东革命政府的形势顿时紧张。为了讨伐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决定东征讨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铁甲车队”第3排参加东征,作为先锋部队,第1、2排从广宁迅速赶回广州,保卫广东革命政府。主力东征,“铁甲车队”就成为了后方革命政府的守护神。在省港罢工中,周士第率领的“铁甲车队”是民众的坚强后盾,陈炯明部包围了驻沙鱼涌的工人纠察队,周士第带着“铁甲车队”40多人迅速赶到现场,与敌人展开了激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战斗之后,广州的工人和农民在周恩来、毛泽东的号召下掀起一个向“以周士第为首的铁甲车队学习”的小小热潮,周士第和他的“铁甲车队”一举成名。   周士第1900年出生在广东省海南岛乐会县,父亲是清朝贡生,叔父是个生意人。周士第从小饱读诗文,并于1914年考进当时海南的最高学府——琼崖中学。正是在这所中学读书期间,周士第接受了革命的思想,立下报国之志。1923年,周士第告别家乡,乘船北上,来到省城广州。   1924 年4月,国共合作创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周士第投笔从戎,经过严格考试,成为了赫赫黄埔一期生。1924年9月,周恩来征得孙中山同意,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车队的队员多数是从广州、海南岛、东江及南洋华侨中抽调来的进步工人和青年学生,少数来自大元帅府的卫士队。全队共136人,分为3个排。这支武装名义上是大元帅府属下的武装队伍,实际上是中共直接掌握的最早的革命武装。周士第担任1排排长。12月,周士第经徐成章、廖乾五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12月,周士第被提升为铁甲车队副队长。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徐成章调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兼纠察队总教练,周士第升为铁甲车队队长,成为中共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最早的军事指挥员。   北伐先锋的先锋   国民革命的发展和铁甲车队的斗争实践,让陈延年和周恩来更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掌握一支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在周恩来的筹划下,中共广东区委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1925 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宣布创立。全团官兵人数2000余人,下辖3个营。叶挺受党组织委派担任独立团团长。故此,人们称独立团为叶挺独立团。周士第最初为第1营营长。5个月后即升为独立团参谋长。在叶挺和周士第的直接领导下,在团部建立党支部,各营设立党小组。党支部是独立团的领导核心,重大问题由支部决定。   1926年5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考虑到出师首战影响全军士气,经与中共广东区委协商决定,以作战能力较强的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先遣队。5月,独立团受命开赴湖南为北伐先锋。周士第率领第1营走在先锋的最前面,人称“北伐先锋的先锋”。   湖南之战,首战告捷,独立团由此声名大震。尤其是9月的武昌之战,周士第指挥的“奋勇队”事迹尤为可歌可泣。   9月3日的拂晓,根据分工,当时独立团担负的是从通湘门至宾阳门的攻城任务。动员会上,周士第带头留下家书、衣物、余钱,表示了为国捐躯的决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召之下,奋勇队员个个争先,人人都写下家书,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革命军队不成功便成仁的英勇气概。10月10日,北伐军向武昌城发起第三次总攻击。周士第指挥独立团凭着拼死一战的精神,用架设云梯的办法硬是在通湘门取得了突破,他们首先攻占蛇山,迫使武昌守敌停止抵抗,3万守军缴械投降。在武昌攻城战斗中,独立团共牺牲官兵191人,一时间“古有抬棺出城,今有留书攻城”的壮举传遍武昌。   南昌起义   当北伐战争进入高潮,国共分裂。为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策划南昌起义,尔后南下广东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