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纸模型RC改造.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航天飞机纸模型RC改造

航天飞机纸模型RC改造   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安全着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标志着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终结。笔者对航天飞机的退役颇感遗憾,十分怀念其震撼的发射场景(图1),于是产生了制作一架模型航天飞机的想法。   首先,在网上找到国外一家航空航天器纸模型网站(/gallery_models_real.html),里面有很多模型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的图纸,其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纸模型的图纸较简单,适合进行RC改造。   “哥伦比亚”号的机舱长18m,能装载36吨货物,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它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的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为STS-1的飞行任务,标志着NASA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正式实施。   一、设计构想   首先确定使用何种形式的动力。若将涵道风扇发动机置于机身内,因机身前端没有进气口,效率极低;若在3个尾喷管内各装一个小型涵道风扇发动机,成本又太高;若用前拉式螺旋桨形式,模型像真度大减。最后笔者决定采用大桨径螺旋桨后推方式。   根据以往做KT板机的经验,模型翼展控制在60~80cm,用普通动力配置即可实现飞行,且易操控。   二、图纸的处理   在Photoshop软件中打开原图纸,重新紧密编排各零部件,以节省空间。放大图纸尺寸,使模型的翼展为65cm,图纸尺寸则设置为90cm×129.82cm(图2)。最后将图纸交付广告店喷绘成KT板写真膜。   三、工具及设备   工具及材料:美工刀、直尺、透明胶带、KT板、泡沫快干胶、桐木片、废旧雨伞钢丝、3cm机轮、废旧泡沫板、2mm和3mm碳纤杆等。   设备:2212无刷电机、1047电动桨、30A电调、2200mAh电池、2个9g舵机。   四、制作过程   1.机体   首先将机舱处的2块写真膜粘在KT板上,接缝处叠粘宽约1cm的空白写真膜,以防弯曲KT板时崩裂,在背面用硬物划出均匀的折痕(图3)。然后比照图纸裁切机舱隔板(图4)。需注意的是,机舱内的隔板,边缘要比两端的隔板少5mm(扣除机舱KT板的5mm厚度)。两端隔板及机舱边缘都削出45°斜角,以增加二者的粘接面积(图5)。   接下来裁剪机腹及机翼写真膜,贴在KT板上(图6)。机翼由上下两部分KT板组成,分别削薄前、后缘处的KT板(图7),并在翼根处需弯折的地方开出90°V形槽。其它零部件也一并裁下粘好(图8)。   裁剪机头写真膜,粘在KT板上后,在背面划出放射状折痕。原图纸中,鼻锥部位折好后过大,所以适当削去一部分。将机头KT板弯曲成形,并在所有接缝处用泡沫胶粘牢(图9),用透明胶带封口。   机尾部件根据真机形状在KT板背面划线后弯折(图10)。面与面间的弯折需根据角度在背面开出相应V形槽后再操作(图11)。   将垂尾前、后缘的KT板削薄后粘合(图12),以形成双凸翼型并在根部粘接一根直径2mm的碳纤杆,用来将垂尾固定在机身上(图13,笔者安装后发现选用的碳纤杆偏细,建议使用更粗的碳纤杆)。   弯折尾喷口前,在其内侧划出折线并用记号笔涂黑(图14),以增加像真度。因为两侧的姿态调整喷口直径较小,所以将KT板削薄至约2mm厚后再弯折。在机尾相应处开出大小合适的孔,涂胶后粘牢尾喷口(图15)。航天飞机模型的主要部件完成后,假组起来查看效果(图16),确认各部件无误,再安装设备。   2.动力系统   “哥伦比亚”号模型依靠后推螺旋桨提供动力。由于机尾安装有喷口等物,不便安装电机,因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电机座:在木质电机座4个卡槽中粘上木条(图17),再将木条与PVC塑料管固定并涂黑(图18)。电机导线穿过PVC管与机身内的电调相连。设置PVC管呈约5°的上推角后,用热熔胶与机尾KT板及前端隔板粘牢(图19)。   3.起落架   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垂直发射不同,这架模型是滑跑起飞的,设计制作起落架时不能完全模仿真机,要适当加长:滑跑时模型抬头约30°,螺旋桨不触地即可。后起落架的安装位置也很重要(图20):若过于靠前,重心不在3个支架范围内,模型平放时机尾会触地;若过于靠后,起飞时需要大幅拉杆才能使模型抬头,螺旋桨容易触地损坏,甚至根本无法拉起升空。此外,前起落架钢丝要略长于后面主起落架,使模型有一定的正停机角(图21)。   起落架用钢丝和桐木片制作。从废旧雨伞上拆下直径2mm的钢丝,折成图22所示形状后,夹在3片2mm厚的桐木片之间。在中间的桐木片上挖出固定钢丝的凹槽,用502胶水将它们粘牢。   起落架钢丝穿过机翼KT板后,用泡沫胶粘牢桐木基座与机翼KT板(图23)。在机翼中部另粘接一根直径3mm的碳纤杆,以增加强度。   前起落架基座只粘在KT板上难以抵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