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docVIP

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24-01   满族是一勤劳勇敢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它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还有些传统节日虽然与汉族相一致,但满汉节日习俗不同。   一、满族的节日习俗   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满族农民祝愿粮食丰收的节日,煮一盆黏高粱米饭,用秫秸做成小马,插在饭盆上,然后把饭盆放进仓房,表示马往家中驮粮食了,丰衣足食。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黏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以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要吃猪头,还要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以防伤龙目。   虫王节:农历六月初六。过去,每逢此日,每户出A去谒虫王庙,并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如今不过虫王节祭祀活动了,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防止虫咬。   马王节: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推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二、满汉共有的节日(满族习俗)   过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满族人称春节为“过年”,而且更重视“除夕”之夜,并迎接五更过后的第二年的开始。民间有“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打扫尘土(或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发、二十九贴对友、三十粳米干饭胖头鱼”之说,腊月二十三也称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黏豆包、豆面卷子等黏食。除夕下午把不常打开的祖宗龛,祭祖。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锃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有煮熟的“猪肉方子”过油鲤鱼;炸粉花;素菜大葱;豆腐方块。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灯笼竿,高挑红灯。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   灯节(又称上元节、汉族称元宵节)正月十五满族人家在这一天里要挂彩灯、制作冰灯。农村有“蒸面灯”预测来年旱涝、冷暖之俗。东北地区还有做冰灯与闹冰灯的习俗。正月十四至十六要举行灯会,并有踩高跷、跑早船、闹秧歌、演灯官戏等各种表演。此外,元宵节,满族也有吃元宵的习俗。   五月节(汉族称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满族传说,古时有一年的五月初五,有一老头卖油,说:“一个葫芦??斤,两个葫芦三斤。”一些人见老头不会算账,就很快把油抢买光了。有一个老玛珐(爷爷)不占便宜,还提醒卖油翁:“你算错账了,你这样卖不是要赔本吗?”卖油翁对诚实的玛珐讲:“我是天母阿布卡赫赫派下来的天神,今夜要降瘟疫,你赶快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蒿,可免此劫。”老玛珐不忍心乡亲们遭难,马上回去通知各家各户都插上了艾蒿,免除了瘟疫。所以,满族的五月节意在避瘟防疫,歌颂诚实善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满族入关后,敬重屈原,也包粽子,但仍保留了插艾蒿、扎五彩线、带荷包之俗。   七月节(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亡魂烧纸钱、烧法船、放河灯。   八月节(汉族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盛行做(或买)“兔儿爷”玩具,是用黄泥捏成的,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官或将,穿衣挂甲,有首《兔儿爷》诗写道:“八月中秋月分明,领宴归来夜色清。不供嫦娥冷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反映了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据说此玩具源于满族。这一天是团圆佳节,要吃月饼。有的还要把大月饼留到除夕,全家“咬圆”。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满族素有尊老敬老之习俗。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擦茱萸、吃重阳糕等,因此,“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虽然称谓不同,但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的核心文化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重阳节以新的文化内涵,由于“九”与“久”谐音,是长寿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成为尊老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